第147章 风波乍起 已到边境

待到队伍行进起来,岑浮舟看着身侧二人,也算有些安慰。

起码情敌都跟着他一道上路了,也不怕有人撬墙角。

待到来日归京,这婚礼他要办的极其盛大,方可弥补如今吃的亏。

和亲的队伍离京之后不久,春天就悄然无声地来临了。

京中各处,枯树枝丫上都冒出绿苞来,结了冰的小溪融化,水流缓缓。

本该在正月二十八这天出阁,李青溪却仍旧待嫁闺中,她的心情无比好,每日在家中及长街里游逛,要多快活,有多快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岑浮舟不在京中,于她而言是一种幸事。

闲散时,李青溪还应邀去了二皇子府。

见了她,姜眠本有数不尽的话要说,但如今身份到底不同,话里话外都克制了些,不似从前那般口无遮拦。

“自打永宁公主和亲以后,母妃日常以泪洗面,父皇关切一二,便说是舍不得女儿。思女心切乃是人之常情,但她身为后妃,见了父皇,还整日如此作态便不妥当了。”

“况且殿下在前朝正是要紧时候,母妃她再三如此,岂不是要告诉所有人,她对永宁和亲不满?这不是上赶着给别人送把柄吗?”

姜眠越说,就越觉得蠢人真是没救。

李青溪倒也能理解她的心情。

她嫁给萧衡安,从此以后姜家也就只能全力支持他。

别看萧衡安如今压了其他皇子一头,但乾坤未定,古往今来太子被废的都有,谁也说不准新君究竟是谁。

若是一朝行差踏错,让别人钻了空子,从那云端跌落下来,到时候,姜家的下场绝不会好。

如今姜眠与二皇子,是利益共同体。

即便两个人之间没多少感情,也必须一致对外。

“对了青溪,”姜眠说道,“近日有一位学子,叫方白玉,乃是从青州来的,同你李家还有些渊源,在落月楼的诗会中,得了头名。”

“殿下倒是很欣赏他的才华,觉得他在春闱时定能一鸣惊人,不过心中也有些犹疑,你可与此人接触过?觉得他如何?”

李青溪听到这个名字时,不可避免地想到了那天在茶楼里的事。

她亦知晓,姜眠之所以问她这个问题,想来是二皇子打算用人,所以来各方面探探底。

毕竟科考学子们,个个都是将来的官场预备役,许多人都盯着呢。

若是有得用之人,早日收入麾下,对自己也有好处。

李青溪想了想,道:“我同方家大哥,幼年时交情深厚,从入县学起,他便一直是头名。”

“后来我到了京都,也没什么联系了,但听我爹说,青州这一批学子之中,他的才学是最出众的。”

顿了顿,她又道:“不过上次我在茶楼偶遇他参加辩会,说起道理来,逻辑通洽,随口便可引经据典,引得众人称赞,想来是不差的。”

李青溪实话实说,并没有因为方白玉与她同出青州,而有所偏袒。

姜眠来了兴趣:“青溪,你老实说,你之前在宫中,做梦提到的那个白玉,是不是就是这人?”

她也是听萧衡安提起方白玉来自青州,才想起来,从前李青溪提过这个名字。

能让李青溪在梦中都惦念的人,又是青梅竹马,说不定从前,有什么深情厚谊呢。

但李青溪迟疑地摇了摇头:“应当不是。”

其实,她也不确定。

虽说她身边,只有这么一个白玉,符合梦中人的特征。

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自己对方白玉,不该是如此平淡的感情。

见她如此作态,姜眠也不追问了,转了话题:“春闱在即,你家中无人在礼部任职,倒与这不沾边,只不过如今朝中各处都有人盯着科考,还是要小心行事。”

科考选才,素来关键。

历朝历代皇子们争权夺利,都离不开人才二字。

李芷兰马上要嫁给三皇子,而萧临渊又与萧衡安是一个阵营的。

李家明面上,已经同二皇子绑定了。

这种时候,难免会被有心人惦记上。

所以姜眠今日邀约她过来,一是姐妹间话家常,二便是提醒她小心。

李青溪明白她的意思,将这话记在心里。

回到府中后,她再三叮嘱李致远,近来谨言慎行,免得中了别人的圈套。

入夜以后,大抵是想起了白日里姜眠问的话,李青溪迷迷糊糊之间,又梦到了那个白玉。

这次,她亦是从头至尾都混混沌沌的,看不清对方的长相。

梦将结束时,李青溪骤然清醒,撑着手半靠在床上,额头布满了汗,心跳声如擂鼓。

好久以后,她的眼神才恢复清明。

她想起来了,也看清楚了!

梦里,她送出去的那个配饰,她这次看的十分清楚。

是方小武戴着的,那支簪子。

簪头中间镂空处带了颗玉珠,她不会认错的。

倘若他不是白玉,怎么会有她送的簪子呢?

在梦里,那是定情信物。

他们是两情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