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真正的考验来了

真正的考验来了。

姜钰知道,唐家特别是唐怀仁遵从儒家思想,她若是完全按照儒家的那一套来回答,应该不会有错。但是面对学术问题,她不想“投其所好”,所以道:

“义、礼、信,是君子的道德底线,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个底线有不同的理解,我以为只要不危害他人,危害国家,违反公序良俗,都应该被尊重。”

唐怀仁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就是楚国公听到她这话,脸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他本来以为,以姜钰的情商,肯定会“投其所好”,按儒家那一套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怎么都没有想到,姜钰说出了这样一个古怪的思想。

“你仔细说。”唐怀仁道。

姜钰恭敬的点头,然后不疾不徐的道:“举例,一个乞丐手中有两个馒头,与他经常一同乞讨的另一个乞丐一个馒头也没有,而另一个乞丐快要被饿死了。有两个馒头的乞丐,没有把自己手中的两个馒头,分给另一个乞丐一个,对吗?”

“自然不对。”唐家最小的八公子马上说:“他有两个馒头,就应该分给另一个乞丐一个,救他的性命,这才是君子所为。”

姜钰听后点头,“是的,把两个馒头分给别人,救别人一命是君子,是好人。但是他也是乞丐,他害怕明日要不到饭也被饿死,他害怕给了另一个乞丐一个馒头,另一个乞丐吃了东西后有力气了,抢他另一个馒头。他想把他的馒头给另一个他心悦的女乞丐,或者没有理由他就是不想给。

这只能说他这个人没有大义之为,但他不应该被人谴责,因为他没有害另一个乞丐,也没有违反律法,更没有危害大众百姓。他的想法可以不被认同,但不应该被谴责。”

房间里一阵安静,所有人似乎都在思索。这时,唐八公子站起身看着姜钰道:“他的这种作为不被谴责,若是所有人都如他一样,哪里还有大义可言?”

姜钰也站起身,目光平和的看着他,道:“表弟你会那样做吗?”

“我当然不会。”唐八公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