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回心神接着讲,“除了在晋阳侯府家学读过书,向家还给向勇和请过不少的名师,曾经还花了重金把他送到了国子监。向勇和也算是争气,考中了举人,不过也就止步于此了。”
姜钰听了向勇和的求学经历,想起了现代许多父母,买学区房,用尽一切手段让孩子进名校,使劲儿的卷自己卷孩子。
她在心里叹息了一声,看了眼李忠说:“接着说。”
李忠:“向勇和中举后,又参加了两次科举都名落孙山了,他和向家估计是觉得他也只能到此了,就开始给他托关系举荐做官。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成。后来,向勇和原配夫人离世,他娶了一个戚姓女子为妻,没多久他就进了武器监,还做了一个八品的小官。”
“向勇和的夫人是什么来头?”姜钰问。
李忠脸上也带着疑惑,“这戚家是二十多年前来的上京,开了几家铺子,日子不是大富大贵但也不错。其他看不出特别的。”
姜钰眉头皱了起来,她拿起笔在纸上写了晋阳侯三个字。晋阳侯有没有参与其中?从向勇和的经历来看,他在晋阳侯府的家学里读过书,跟晋阳侯同窗过。但是他后来进武器监,应该不是走的晋阳侯的关系。
晋阳侯也是开国侯爵,虽然现在的晋阳侯在朝堂职位不是实权,但以晋阳侯府的关系网,不会让向勇和等了那么久才给他谋了一个八品的职位。
若向勇和走的不是晋阳侯府的关系,那是谁的关系?
姜钰在纸上又写下一个戚字。二十多年前到上京的外来户,在上京城开了几家铺子。在上京城这个一块砖头下去,就能砸到一名官员的地方,一个外来户想要开铺子,还开好几家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戚家有不为人知的背景!
“查戚家。”姜钰看着李忠说:“小心些,有可能是大鱼。”
“是。”李忠很是认真的说。
姜钰摆手让他离开,盯着纸上的晋阳侯三个字看。一会儿她又在纸写她知道的,晋阳侯府的关系网,但看来看去都找不出,晋阳侯做贪墨军需这等灭族大罪事情的理由。
那么只能等查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