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抬手打断,拉着他的手腕真诚的说道:“君不负朕,朕必不负卿。”
两人又续了两句基情,便各自归位。
冯劫微不可查的撇了撇嘴,真应了尉缭子那句话: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眼下这么对待你章邯,不过是看你有用、好忽悠罢了。
你看,少府章邯那神魂不舍的样子,已经要变成皇帝的狗了。
章邯倒是没想那么多,他还震惊于当今陛下那令人感到不可置信的臂力中,有一个词很合适形容他刚才的感受----力能扛鼎!今上简直堪比秦武王啊。
等等,不对,媲美秦武王好像不是什么好事,想转身回去说两句什么,又觉得十分难以启齿、不合时宜。算了,不想了,起码陛下不用担心又来一个荆轲刺杀他。
回到席位后章邯也没有安生,盯着李斯的屁股底下看了看,摇了摇头,又看向右相,感觉也不像,最后双眼放光的看向御史大夫的背影。
“左相,这些刑徒中,轻罪者几何,重罪者几何啊?”
李斯沉吟片刻,“臣并未仔细调研过先帝陵寝与阿房宫建造的赋役人口,但根据臣的经验,重罪者一,轻罪者九。”
“唔,孤猜也是。”胡亥抚摸着下巴的胡须,“重罪者主要就是抢劫、谋反、杀人、乱伦这些吗?”
李斯颔首,“陛下说的没错,另外还有聚众反抗朝廷政令、谋夺他人财产、多次犯罪、诬告等。”
胡亥将桌面上的竹简展开,凝重的点点头,桌面上是一则失期的处罚,非战时的处罚也是极重的,会对犯法者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没钱怎么办?没事的,你可以有罪。
可以这么说,北方高三学生校园生活的强度加大百倍,大概就是秦律下整个大秦百姓的日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极度的高压统治,保证了帝国效率的出色运转,胡亥不得不感叹一句,商鞅真是个初生的东曦。
秦律太完美了,完美到帝国架构完全离不开他,完美到环环相扣,完美到只要改一处,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秦律与军功爵是配套的,但不止它们俩,商鞅的变法中还涉及到了关于君主集权的内容,胡亥知道自己的本事,现在的他绝对没有能力去动秦律,一个整不好,把皇位就整没了。
那乐子就太大了。
胡亥思考了片刻后,舒了一口气,“诸君,朕有一个主意,不妨议一议。”
胡亥又堆起了他那标志性的笑容,看起来很开朗,似乎找到了解题方式。
冯去疾连忙放下刚刚端起的酒爵,听到皇帝的话后,他有些犹豫,一个愿意与众臣商量的皇帝,当然是他愿意看到的,但这不会有什么坑吧!皇帝看起来不像什么好人。
还没有等他想通,李斯便已出声,“臣等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