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朝议

排排坐,分果果。

敲定好怎么切割少府部门后,大家又开始垂涎工部尚书职位,群臣蠢蠢欲动,似乎每个人手里都捏了一个推荐人选,焦急的想要为国举才。

可惜,皇帝直接略过了这个环节,完,皇帝有人选了。

“还有一件小事,众所周知,再过一旬左右就要改元了,奉常建议朕遵从惯例,使用二世皇帝几几年这种纪年法。”

“倒也无不可,但朕想做点不一样的,设个年号。诸位一起想想吧,例如大业,明年就是大业元年之类的。”

又是一个新奇的东西,冯去疾问道:“陛下,这个年号的用途广泛吗?”

“当然,记录时间、发布诏书、铸造货币等诸多事务都会用到,甚至包括对外交流宣称等,它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胡亥道。

“恕臣愚钝,这与之前似乎并无不同。”御史大夫冯劫疑惑的问道,他并没有感觉这个改变有什么问题,但就是本能的感觉不对。

“之前的纪年法是默认形成的,例如秦穆公三年等,而新的纪年法可以表达朕的施政方针、政治理念等,同时可以加强中央的影响力——万事皆出咸阳宫。”胡亥微笑着回道。

众人默默思索,似乎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提升了一点皇帝的影响力而已,没有侵害大伙儿的利益。

而且,他们是京官,水涨船高之下,众人的地位也在隐性提升。

“臣明白了,是否要请奉常再核对一下古籍、前例,以求稳妥。”

太仆突然出言,看似老成谋国,寻找法统依据,实则试图拖延,多出几天让大殿内的众人想的更明白点,确定没问题再通过。

奉常抚着胡须的右手一顿,啊?我觉得没问题啊。

他正要出言讲话,却听皇帝讲道:“不是什么大事,先施行,问题如果很多,再废也不迟。”

皇帝用权威堵死了众人的话头,再废也不迟,恐怕到时候已成定制,说什么也废不掉了吧。

还好,留了个口子,真有巨大的潜在问题,大家还有攻击的点。

于是,众人应诺,开始讨论。

十数分钟过去了,依然没个结果。

果然,定下要做这件事后,大家内部的意见瞬间就不一样了。

有的说用“一统”,有的说不合适,先帝用还可以,咱们不太合适,建议用“治法”。好家伙,毫不掩饰私心与偏见,流派都要搞到年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