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吴中

他认真思索了很久后,道:“仆少时读过一些书,年长些便出去游学,给那些大人物当过门客,学了农家。”

“后来家父病丧,遂归家。中间也看了其他流派的书籍,但最后觉得哪派都不太行,决定民生好坏的从来不是思想流派,是当政者。”

他笑了笑,“这也是臣来参加察举的初心,想着能不能捞个一官半职,看看整个国家到底能不能变好。”

“那你现在能拿到的位置可不太够。”胡亥打断。

“是,臣看到咸阳城的时候就知道了。天下之大,不是小官小吏能窥视全貌的,但总算是有了个开始,很好的开始,很。”

他抬头,“出乎意料的开始。”

他又接着道:“臣想做御史,先看看这个天下,随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和变化去调整。”

“寡人还以为你会选择去地方做父母官呢?”

黄季摇摇头,“百里侯虽好,却非吾愿。”

胡亥点点头,“如果你想留在京师,那担任御史就够了,但因为你的身份等问题,一开始可能不会接到太多的地方差遣,那样,便与你的想法不符了。”

黄季听闻,皱起了眉头,他想起正事后,就不顾什么礼仪了。

半晌,他无奈道:“御史已经是臣能想到的最好职位了,无非多忍受些许寂寞罢了,多待几年,熟悉之后,总是能得到差遣的。”

御史,副相御史大夫的属下,负责具体的监察事务,可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职责可谓广泛。

如果说刺史更像是特事特办的皇权产物,那同样拥有例行监察权的御史,就是东方政府固有的纠错体制。

胡亥想了想,道:“黄卿觉不觉得,御史外出的频次在下降。”

“许是海清河晏,无须…”嘴比脑子快的吹捧说到一半,黄季自己就被逗笑了,怎么可能呢?

“外地苦寒,许是某些同僚贪恋咸阳美好,不愿意前往地方吃苦吧。”黄季又找了一个理由。

“寡人觉得,是官官相护和怕死不敢戳破地方情弊两者导致的。”胡亥直言不讳。

不知道为什么,胡亥对黄季不想有什么过多的隐瞒和礼节制约,仿佛眼前这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可以被信任。

麻了,黄季不敢接话,他低头不语,也不说错,也不说对。

胡亥也不怪他,而是道:“寡人觉得,需要常设一职位,负责地方例行纠察,就叫巡察御史怎么样?黄卿,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