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天下王

“寡人来此,不是为了带来更大的灾祸,而是为了平息战争。”

“寡人不止是秦人的皇帝,还是天下人的皇帝,我的大父,众所周知的秦始皇,也是如此认为的,只是他没有意识到生民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判断,但整体上是对的。”

“而寡人上位之初,便根据先帝的遗诏,努力修正他的疏漏。是的,在大父逝世前夕,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将它写在了遗诏里,告诉了朕。”

“所以,朕初初登基,便罢停了天下劳役,随后又大赦天下,让那些蒙冤之人能够回归故里。”

“再之后,便是给北疆修好,以减少长城力役和戍边的苦难,做好这件事情之后,泗水郡又出了旱灾,闹出了乱子,朕立刻意识到,百姓身上的税负还是过重了。”

“因此,朕当即便做了样板进行调试,减少了户赋征收,感觉不错之后在今年也迅速的向全国准备铺开,只是运气不好,恰好碰上了全国性的大旱,没让大家感觉到实惠。”

“但赵地这几个地方并不是都受灾了,没有受灾的地方,你们应该也收到了朕的旨意,寡人明确写了要减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军有部分人冥冥中被导入一个想法:皇帝陛下是好的,有奸臣作祟,曲解了他老人家的意志。

“所以,寡人确实想不清楚,你们为什么要反秦?为什么不多给朕一点时间?也正因此,寡人从咸阳离开,带着自己的大军来到三川,来到了这里,并于昨日击败了叛逆的燕军。”

“寡人很佩服赵人,很喜欢赵人,也很希望赵人和秦人能变成一家人。”

“朕在此对天地立誓,只要城中赵军愿意放下武器,归附朝廷,朕绝对可以约束好秦军,不屠城,不劫掠,不滥杀无辜。愿你我修好,愿天下太平,愿你们解甲归田,好生生活。”

假天用事,名之顺也。自绝于天,敌之罪也。民有其愚,权有其智。德之不昭,人所难附焉。

“唉,如若不然,寡人就只能以雷霆击之了,十万大军,就在城外!破城与否,旦夕之间!其中思量,就看诸位了,今天歇息一日,等候你们的决断,明天全面攻城!”

说罢,胡亥领着巨虎和两支强军回归阵列,十万大军又山呼海啸般喊起了:“万岁!”

“万岁!”

“陛下万岁!大秦万岁!”

翌日,广武君李左车被发现自刎在家中,赵王赵歇领着文武百官出城投降,信都下。

赵地平定,人心归附。

……

“陛下神威,竟能让敌军不战而降,此乃上乘兵法也。”韩信喝多了,两个人在私下聊这些事情。

目前大军依然停留在信都附近,但已经有部队开始向三川撤了,折损率过高、伤势过重的人和部队都可以撤离战斗了。

北方只剩下一个燕国,好处理。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胡亥也摊在小塌上,手里举着酒杯说道:

“我大秦当年能集合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今天也能,目前被调动集合起来的部队,也就不到40万吧,还远没有到国家的极限承受能力。”

“天下人就算是先动手又怎么样?谁能打得久,谁能扛得住,谁就会赢。唔,这个论调好像还是你跟寡人讲的?”胡亥伸手拍了拍韩信。

韩信打了个嗝,转变了一下姿势,双膝跪坐在塌上:“都是陛下天纵英才,来,臣敬陛下一杯。”

说罢,就将青铜金爵中的酒一饮而尽,喝完还亮了亮底,才笑着趴下靠着枕。

“将军海量,带兵厉害,喝酒也厉害,国之柱石也。”两人商业互捧着。

“陛下,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没太搞懂。”喝多之后,韩信就开始飘了,对皇帝提问道。

“爱卿尽管说来。”胡亥只是微微有些醉,他的身体素质太好了。

“陛下您说800年周礼到底对不对?他规定的东西上到天子,下到黔首,可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而且它对于道德各方面的东西更是细密到了如今秦律的地步,人们也高尚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

他晕乎乎的看向皇帝:“陛下,臣是觉得周礼没什么问题,可既然周礼没什么问题,那周朝为什么亡?”

“一切都有时代性,天下的情况不会永恒不变,你的兵法,难道每一场对阵都是一模一样的吗?”胡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