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郡,不提大肆进兵的章邯所部,沛县刘邦正领着自己手下的头头脑脑们齐聚一堂。
“大兄,怎么把兄弟们都叫过来??”
“莫不是那事儿成了?”他们猜测道。
“哈哈哈,幸不辱命,事情算是办成了,但还没有尘埃落定,来,随我去偏殿见过天使。”刘邦心情还不错。
众人十分惊讶,天使都喊上了?不对,天使都来了?
原沛县县衙偏殿,刘邦集团的众人见到了那个面无白须的宦官,宦官出宫前得到过胡亥的亲自嘱托,因此心里有数。
只见他站起身来,并不端着姿态,而是笑容满面的对刘邦说道:“刘校尉来了,现在可以宣旨了吧。”
“可以可以。”刘邦赶紧说道,随后直愣愣的看着宦官。
宦官保持着微笑,旁边随行人员喉咙里咳了一声,吕雉赶紧拽了拽刘邦的衣袂,“哦,罪臣刘季领旨。”
在他的带领下,后面的人乌泱泱跪了下来。
小主,
宦官这才拿出诏书,一般的圣旨都是竹简写的,这一封却是帛书,也是从侧面显示了皇帝对他的重视。
“诏曰:今特传令,封刘季为秦国大上造,建长剑军,以刘季为长剑军校尉,秩比二千石,授银印青绶,率所部兵马隶于长剑军,听征南将军节制。
又,以萧何为沛县令,曹参为薛县令。诸事细目,后续可再商酌。然当速交割泰山、薛郡等权柄,令麾下大部士卒卸甲归田,务使秦军平稳入主,不得有误!钦此。”
“谢陛下隆恩。”刘邦高声道。
“谢陛下隆恩。”众人跟随道。
刘邦站起身来,从吕雉手里接过一小袋金子,近前两步,笑眯眯的递给宦官,“黄门,陛下的旨意我大略懂了,但还有些许深意,不太明白,烦请黄门指点。”
小宦官听他说完,才笑着接过金子,道:“刘校尉请讲。”
“主要有三个点,第一校尉这个职位跟郡里的都尉差不多对吧?第二长剑军员额多少,第三是这个诸事细目、后续可再商酌什么意思?”
宦官将金子塞入宽大的袖子里,道:“我干爹是殿中监的掌印,换别人你可真就问不明白,第一呢,校尉与都尉是差不多的,你的理解没有问题,只是目前担任校尉之职的将官一般是直接效忠陛下,不在地方上任事。”
“黄门坐下聊。”刘邦拉着他坐下,又招呼吕雉上茶。
宦官颔首坐下,接着道:“第二呢,长剑军批了一万五千人的大编制,这批人,陛下出粮草养着,交给你来调遣,从此之后,就是朝廷的兵了。对了,说多少人就是多少人,正兵的数量可容不得马虎。”
“那是,那是。”
“第三呢,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千金市马骨的道理?陛下应当是打算真切地宽容你,以你作为榜样,竖起这杆旗来,向天下彰显宽容,以更快的速度获得和平。所以呢,只要你的要求不过分,就可以谈,有什么新的需要,也可以说。”
小宦官是内书堂旁听生,他总结道:“刘校尉,咱家都有点儿羡慕你了,不得不说你的眼光很好,及时跳上了船,要是过了这个年底呀,你可就要不上这个价了。”
宦官指了指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刘季愣了愣,对着兄弟们哈哈大笑,又转过头来,道:“多谢黄门解惑,以后都在朝廷共事,还请黄门多多关照啊。”
“当然,这种不犯忌讳的事情,多多益善嘛。”宦官点头微笑。
刘季站起身来,拱手一礼,道:“黄门稍待,晚上还有宴席,我也跟兄弟们再细细商量一下,不过大体总是定下了,请黄门放心,谁敢不服从陛下,我刘季第一个砍了他。”
“麻烦校尉了,现在天下大事还没有落定,依然有不少蟊贼在活动,校尉如果表现得当,位置说不得还能往上再走一走。”宦官意有所指道。
刘邦自然是连连点头,带着一群喜忧参半,有的还懵懵的兄弟们离开了。
小屋,几人盘在床榻上,几人站在下面,准备商量整个势力的未来。他们没有通知所有人,就如同戊戌六君子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政变计划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