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萧领着人直接来到了县衙门前。只见那县衙大门敞开,门口站着几个身着官服、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当他们看到林萧时,脸上立刻露出恭敬之色,赶忙迎上前来问候道:、。
“林公子好!不知今日您大驾光临所为何事呀?”
说话间,他们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林萧身后那辆马车上,只见马车周围绑着十多个人,每一个脸上都有伤。
衙役们心里自然清楚,以林萧的身份和地位,不会无缘无故地带这么些人来县衙,但碍于自身职责所在,其中一名领头的衙役还是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林公子,您身后这马车上绑着的这些人……不知是犯了什么事?”
林萧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各位不必紧张,这些人乃是从流民之中揪出的一些为非作歹之徒!”
接着,他便将这十三个人在南山村犯下的恶行一五一十地讲述给了众衙役听。
待林萧讲完后,那群衙役顿时义愤填膺起来,一个个咬牙切齿地骂道。
“这群恶贼实在太可恶了!竟然做出如此忘恩负义之事!”
“林公子放心,这几个人就交由我们处置吧!定叫他们受到应有的惩处!”
另一名衙役也附和着说道。
然而此时,林萧却摆了摆手,沉声道。
“此事虽小,但我觉得还是应当先向县令大人禀报一声为妥。”
听到这话,衙役们纷纷点头称是。
对于林萧而言,倘若那些衙役果真在暗地里对那几个人予以特殊“关照”,诚然能令他心生快意、通体舒畅。然而与此同时,如此行事亦会给自己留下可供他人拿捏的把柄,这绝非林萧所期望见到的局面。
况且,身为一名深受现代文明洗礼的青年人,法治的理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他的脑海之中。在他看来,若能借助法律的力量去惩治那些作恶多端之人,方为最为理想且圆满的结局。毕竟,法律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固基石,尽管现在是古代社会,法律并没有像后世那种地位。
“既然如此的话,这些人就先关押在县衙的大牢之中吧!县令大人的话,如今正在城外的流民窝棚那边!”
一个衙役说道。
“行!那这些人就交给各位了!我就先去找县令大人了!”
林萧跟他们告辞后,便让其他的林家家仆全部回了林宅,至于他则是与狗蛋一起前往了城外的流民窝棚处。、
此时此刻,黎承乾正站在一口大锅前,手中拿着大勺,亲自为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盛着饭菜。然而,眼前这些剩下的流民大多都是些年老体弱、身患疾病或者身体残疾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