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昭陛下写下亲笔信送来,说愿意招降陛下。他说他与赵九有私怨,故而不断追杀他。但他与陛下您没有私怨,愿意招降陛下。”
“大昭皇帝陛下愿意以“二王三恪”制度,封陛下为万户侯,封地为一个县。在此县内,陛下可以继续祭祀我大虞宗庙。”
二王三恪是古代的一种政治礼制,“二王”指封前两个朝代的后代为王或公等,给予王侯名号等;“三恪”指封前三朝代的后裔,以表示敬重,给予他们一定的地位和待遇,让他们奉祀祖先,行宾礼而不用臣礼。
如武王封禹之后于杞,殷之后于宋,此所谓“二宾”;又封神农之后于焦、尧之后于祝、舜之后于陈,此所谓“三恪”。此后各朝代多有沿用这一制度,像曹魏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后面的司马家又封曹魏为陈留王。
这主要是“兴灭国,继绝世”之意,展示一下本朝的气度。
原本要是赵九当皇帝,卫霍是绝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当万户侯的。
但赵徽楷倒是可以,毕竟没什么恩怨。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赵徽楷冲着众人问道。
“陛下,大昭兵强马壮,我们之前二十万大军都败了,眼下就一两万杂牌军,实在不是对手,不如降了吧。”
“是啊陛下,九州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咱们还是顺应天命吧。”
“大昭如此宽宏大量,我们就从了吧!”满朝文武纷纷劝谏道。
大家是真的怂了,倾国之战的二十万大军都打败了,谁还敢和大昭卫家军硬碰硬啊!
“哎……那就答应吧。”赵徽楷看着满朝文武都没了战意,也只得顺水推舟的说道。
反正他不是赵九,他对卫霍没有那么大的仇恨。
甚至于,卫霍对他还有恩。
毕竟,要不是卫霍要求,他赵徽楷还在辽族继续跳舞呢。
他也知道自己绝不是卫霍的对手,既然卫霍愿意招降,那他也就顺坡下驴了。
起码,比当囚徒来得好。
更何况,其实从某种角度而言,他还是卫霍的老丈人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赵如烟虽然被卫霍休了,但赵八和赵十一两位公主还是当了卫霍的妃子!
就算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吧,卫霍应该不会为难自己这个老丈人!
“陛下英明!”满朝文武闻言当即松了一口气,连忙夸赞道。
他们真怕这太上皇和之前的陛下一样,一根筋的就要和大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