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凭借着他的野心与谋略,在势力扩张阶段,为了聚拢人心、夯实根基,李子通也曾有过一些利民之举。
他鼓励农桑,下令开垦荒地,使得部分地区的粮食产量有所提升,百姓的餐桌上渐渐能多些吃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饥饿之苦。
一些城镇在他的治理下,商业得到短暂的扶持,市集恢复了些许往日的热闹,手艺人有了营生,货物得以流通,百姓的日子看似有了奔头。
然而,随着他的野心愈发膨胀,征战不断,沉重的赋税和徭役便如大山般压向民众。
青壮年被大量征调入伍,田间劳作人手短缺,致使不少农田荒芜,粮食收成锐减。
百姓家中的青壮劳力一去不返,老弱妇孺只能在困苦中勉力维持生计。
而且,为了满足军需,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百姓辛苦劳作一年,所得大半上缴,生活愈发艰难。
再者,李子通为人的狠辣也渗透到了治理层面。
一旦有反抗之声或是疑似不忠之举,便会大肆株连,使得百姓人人自危,惶恐度日。
整个治下之地,虽表面有着秩序,实则暗潮涌动,民生在短暂的安稳后陷入更深的泥潭,民众在乱世之中苦苦挣扎,期盼着真正的太平能早日降临。
这样的人,已经让老王动了杀机。
双方在半山腰相遇。
狂风呼啸,飞沙走石。
寇仲与徐子陵居高临下,并肩而立,衣袂猎猎作响,面对李子通率领的上百高手,二人脸上不见丝毫惧色,反倒透着一股自信与从容。
寇仲嘴角上扬,勾起一抹不羁的笑,手中长刀一横,刀身寒光闪烁,似在向对手宣告主权。
徐子陵则气定神闲,双手负后,目光深邃如渊,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敌人,可周身散发的气场却如实质般压迫而来。
临战之际,李子通已经冷静下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一挥手,上百高手如饿狼扑食般汹涌而上。
寇仲率先而动,身形如电,长刀挥出,刀芒似匹练般斩向敌阵,刹那间,血花飞溅,数名高手惨叫着倒地。
徐子陵紧跟其后,身形鬼魅,双掌翻飞间,劲气四溢,所到之处,敌人仿若被无形巨力击中,纷纷倒飞出去,摔在地上狼狈不堪。
二人配合默契,你来我往,在敌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片刻,李子通带来的上百高手便已死伤大半,剩余的人胆战心惊,攻势渐缓,眼中满是惊恐与绝望。
李子通见状,再也保持不住冷静,又惊又怒,挥舞长枪,向当先的寇仲刺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