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没有需要自己的地方,看看日头已经快接近晌午了。戴星予赶忙开始准备午饭,早上泡了黄豆,中午弄个黄豆来焖排骨,照旧弄一个豆腐焖鱼,本想弄个拍青瓜,可惜什么调味料也没有,最后还是放弃了,直接用昨晚煽出来的咸猪肉一块炒了,再弄个青菜,午餐算相当丰盛了。
戴母也进来火房在一旁帮着打下手。
戴星予边烹煮着边问戴母:“娘,咱这一天的工钱大概是多少啊?”
“那得看是做什么的,去码头搬运的一天大概也能有80文钱。你二哥这些庄稼汉算下来一天能有个100文,像你爹爹这种有180文,你大哥一天能有个120文。”戴母刀法娴熟地切着青瓜给戴星予普及着这里的人均收入。
“像你大嫂以前做绣娘的时候一天能有快150文钱,她以前在娘家日子可不好过,嫁到咱家来才长胖了。可惜她那娘家是个无底洞,当时要娶你嫂子过门,你嫂子攒的体己钱全都给了娘家,算是买断了亲情了。”
袀炎在跟这大儿媳妇相看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本来家里人都不大同意,因为打听过女方的家人,把儿子宠成了废物,却把女儿当奴隶使唤,要不是得靠着她那双手绣服饰赚银钱,那指定得给折磨成什么样了。
“穗娘也是个机灵的,小时候经常跑到隔壁村一个绣娘家里帮着做事,就这么学了本事,不然这种事可得花大钱去学才能学到。就她娘家人那品性能出银钱让她去学?”
“穗娘,这名字倒跟大嫂挺衬的。那现在怎么就不做了?”这一天百来文钱,在这个时代人均收入来说应该算不错了。
戴母笑谑道:“你大哥说这种活计废眼睛,而且绣娘手可是得细养着。家里各种活等着做,你大哥就说不要那么累了。绣服饰可用的都是好布,你大嫂现在就上你五叔那的绣纺领点绣活回家绣点,一个天也能有个几十文钱。”
戴星予心算了下,那一个月一个人大概也能有三两左右的收入,一个家庭一个月勤劳点也能月入十两。便继续问起了物价来,最能反应出当代物价的便是大米:“那大米什么价格。”
说起这个戴母可就来劲了:“哦哟,今年这米价要三贯钱呐,北边受灾了,咱这的米价也跟着涨,以前最多也就二贯钱,平常都只要1500文。铁牛能干,去年开了荒,今年种了两亩水稻一亩黄豆,你今年不用怕饿肚子。”
“娘,这重量是怎么算的?”她知道古代的重量跟我们现代的斤数是有出入的,她只记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代的计量单位一斤是十六两,还有如石,斗这类计量单位,可是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这一贯钱她知道是一两,三贯钱就得要三两银子,那不得一人一个月收入都买不起?
戴母停下手上的活,细细说着:“十斗为一石,这一斗粮食是十斤。一斤十六两。咱家现在一个月就得4石粮食。”是现在4石,以前珠珠还没出嫁前一个月可是得要6石的,爹娘说过这叫吃得是福,把福都吃回家里来。
“不过可没人家里能天天吃得起大米饭的,晚上豆饭,早食弄些黑面馒头,早粥、或粗面做点面食。不然这家里一张张嘴的,谁家造得起?你啊,我看你今儿中午弄这一锅大米饭,以后可不能这么弄吃食了。”
“娘,那大豆。粗面是什么价钱?”一斤16两,那按现代换算,一斤就得有120斤,天哪,这细算下来,按这里的斤两算,一斤得要25文钱,那可真不便宜啊,要是一个月一家子全吃大米,戴家这一个月不得花十几两?
“以前大豆一石也就360文,现在快要一两了,粗面以前900来文,现在将近2两银子。咱家现在都是两石粗面,一石大米,一石黄豆混着吃。对了,今朝铁牛喊你进房中可是有何事?是不是我们人太多,他不乐意了?要是给你脸色看了你告诉爹去。”戴母有点担心自己一下子来了一群人,女婿会摆脸色给珠珠看。
戴星予被戴母这突然转变的话题给弄得有点反应迟钝:“啊?铁牛?”
满脑子石、斗、斤、两、大米、黄豆、粗面的戴星予缓了缓才想起刚和铁牛在房里谈了些什么:“他拿银两给我呢,说是家用。娘,那粗面长啥样?”粗面在小说看过,黑面馒头最常出现在年代文里,但她从小都是吃的精米,这长什么样,是什么成份她一概不知。
戴母瞬间来了兴致:“啥,他给你家用了?那你这回可得收好了,不能一下子全买了吃食啊,他给了你多少银钱?娘可跟你说,那20两你可得自己收好,嫁妆钱可是私己钱你不能傻傻地都贴到铁牛身上去了。”
“5两,哦后边又给了我一贯钱说是让我自己平日花销。”戴星予对这个话题兴趣缺缺,她现在比较想了解现在物价,好给竹柜子定价。
“那他是个有能耐的,你二哥也一样庄稼汉,一个月也就2、3两银子,加上你二嫂,两人一个月也就5两。”戴母满意点头,这能力就不怕女儿饿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