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京都之乱

回到戴府,堂叔堂婶早已在前厅等候多时。他们一见到众人进门,便满脸笑意地快步迎上前。堂婶杨锦湄一边走着,一边扬声吩咐下人赶紧备上茶水点心,言语间满是热忱与周到。

众人一下子将戴袀泰围在中间,眼神里满是关切。大家并没有急着询问殿试的考题,而是关心他在考场里有没有吃上午膳,和一同参考的学子们相处得是否融洽。爷爷奶奶拉着他的手,细细叮嘱;父母站在一旁,目光温柔,时不时补充几句关怀的话语。

戴袀泰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神色沉稳,有条不紊地回应着每一份家人的关心。他耐心地讲述着考场里的点滴,声音温和,让家人们听得安心。

简单用过点心、喝了茶水,一番畅聊后,大家都带着几分倦意回屋小息了。戴府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庭院里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仿佛也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殿试成绩还有十日才会放榜,这几日,戴星予闲居京都,百无聊赖,便打算到天都路逛逛,好好领略一番京城的风土人情。

用过晚膳,她将潘靖川悄悄找来,轻声问道:“靖川大哥,你能联系上凌裕吗?”

潘靖川神色一凛,回答得中规中矩:“夫人,我们有法子联系,可是有话要代为传达?”

戴星予早就习惯了师凌裕身边这些人的冷淡性子,倒也不介意,接着说道:“嗯,你帮我给师凌裕带个话,就说我如今在京城,六月之前大概不会回去。等殿试放榜后,要是他还在安元或者江南一带,要是方便的话,我想去见见他。”

潘靖川默默应了一声“是”,便垂手站在一旁,静静等候她的下一个指令。

戴星予见话已传到,便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先去忙自己的事了。

第二日清晨,晨光熹微,戴星予早早起身,用过早膳后,便径直前往堂婶杨锦湄的房中。她在房门口稍作停顿,整理了下衣衫,才轻轻叩门而入。

“锦湄婶婶,打扰您啦。”戴星予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亲昵。

杨锦湄看到是她,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热情地招呼她坐下。

戴星予微微凑近,轻声打听起来:“婶婶,我来京城途中,偶然结识了一位少女,她叫苏悦宁,说是家住韵清巷苏府。您对这家人熟悉吗?”

杨锦湄一听“韵清巷苏府”,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致勃勃地说:“那可是枢相的府邸!苏悦宁是枢相的小孙女。这小姑娘,心地善良,在京城的闺阁小姐里,口碑可不错呢。”

戴星予便将在灵州与苏悦宁相遇的经过,以及受邀参加她及笄礼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杨锦湄。

杨锦湄听完,微微皱眉,身子前倾,悄声说道:“这苏家啊,和秦相是一伙的,朝堂上那些事儿,没少掺和。不过苏悦宁这孩子单纯,没什么心眼。到时候她的及笄礼,我也会去,到时你一路跟着我就成。”

戴星予来京后,这还是首次听闻秦相。这位在大丰朝权势滔天、将朝政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权臣,正是师凌裕暗中筹谋要扳倒的终极目标。想到此处,戴星予一阵恍惚,实在难以把善良单纯的苏悦宁,与眼前这个翻云覆雨的形象联系到一起,可苏悦宁的祖父,确确实实与秦相勾结在一起。

堂婶杨锦湄坐在房中,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耐心地和戴星予剖析京都复杂的局势,从朝堂争斗到世家纠葛,桩桩件件,事无巨细。戴星予听得专注,不时点头,心中暗自思量。趁堂婶稍作停顿,戴星予开口问道:“堂婶,昨日我们进京时,京都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接着,她把自己在京城的见闻和疑惑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杨锦湄闻言,神色一凛,压低声音说:“昨日有人潜入秦府,也不知道偷走了什么要紧物件,如今全城戒严,四处搜查,不过听说到现在都还没抓到人。”

戴星予心中一动,又想起昨日听到的关于前太子的议论。犹豫片刻,她还是决定试探着问:“我昨天还听到有人讨论前太子呢……”话一出口,她便紧张地盯着堂婶,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表情。

杨锦湄脸色骤变,急忙凑近戴星予,神色凝重,几乎是贴着她的耳朵悄声说道:“星予,你可得牢牢记住,在这京都,前太子是个绝对的禁忌。往后你外出,不管听到什么,都千万别搭话,就当没听见,明白吗?”那语气,不容置疑。

戴星予看着堂婶一脸严肃,甚至带着几分惶恐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默默地点了点头。她下意识地攥紧衣角,心中清楚自己一言一行更得万分小心 ,为了师凌裕更是为了戴家,为了劲山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