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启程返乡

家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进行着。席间,师凌裕宣布,会在六月末七月初的时候,带着戴星予回戴家村。

“父亲,母亲,弩机那边需要我去盯着进度,也需多做些测试,确保万无一失,要是没问题,就可以量产了。而且,星予在戴家村待产,我们心里才踏实。” 师凌裕觉得父母会理解他的安排。

果然,蓝知谊一听戴星予回戴家村待产,就连声说:“对,对,在戴家村生孩子更合适。跟着我们到处跑,哪能安心生产啊。裕儿,要不娘跟你们一块儿回去,也能照应着点。”

师凌裕还没来得及拒绝,师弘承就先开口反对:“亲家他们都在村里呢,你去了也就是帮忙带带孩子,等星予生了再去也不迟。”

师凌裕心领神会地看向师弘承,点头道:“父亲说得在理。”

师睦凌此时也适时插嘴道:“家中孩子还需母亲帮忙看顾,辛苦母亲为孩儿操劳了。”

师弘承悄悄给师睦凌和师凌裕二人投去赞赏的一笑,眼神中满是欣慰。

蓝知谊哪能不明白自家夫君的心思,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不好拆穿,心里想着只能等回了房再好好 “收拾” 他。

家宴热热闹闹地持续到午时末才结束,众人陆续散去。距离六月末七月初回戴家村,大概还有 5 天时间,府里上上下下便开始为几人的行程忙碌起来。这次回去,除了戴袀辰同行,大伯戴德安也会一路相随,以防路上出什么意外。

酷热的六月行至尾声,时光飞逝。六月二十九日,【吉】,宜远行,众人敲定就在这天出发。

早上,一家人围坐在正厅,带着淡淡的离别愁安静地用着早膳。席间,蓝知谊不时地叮嘱师凌裕一路上要照顾好戴星予,提醒众人要多注意安全,叮嘱着戴星予不要过于劳累,如若有不适便下船找家客栈休息几日再出发也可。

戴星予频频点头,用心听着婆母的每一句叮嘱。早膳结束,家中几位女眷不觉地眼眶泛红互相道别。

随后,一行人登上马车,朝着码头而去。安元路水路交通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搭乘的船只是从京都出发,前往穗兴州的。每到一个有码头的州府便会靠岸便上下乘客,而每三天或者首府县的码头则会停留一天休整,上下客和采买物资,而后再出发。原本走陆路回戴家村只需约三十天,速度更快,但为了照顾有孕在身的戴星予,大家选择了水路,如此行程便得多花上十天。

这次搭乘的客船是这条航道上最大的一艘,师凌裕早早就订好了几间上房。远远瞧去,那客船气势非凡,船身庞大,宛如一座水上巍峨的楼阁,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稳稳伫立。船身以桐油反复涂抹,呈现出深沉而古朴的棕褐色,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尽显岁月沉淀的质感。船首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头,龙须飞扬,龙目圆睁,仿佛随时都能呼啸着冲入江涛之中,为船只保驾护航。

众人登上船,步入舱内,一股淡淡的樟木香气扑面而来。过道宽敞明亮,木质的窗棂样式简约,糊着素净的窗纸,阳光透过,洒下斑驳光影。师凌裕领着众人来到上房,轻轻推开房门,一间布置简洁却不失雅致的房间出现在眼前。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套简约的四仙桌,桌面方正规整,边角打磨得圆润光滑,散发着淡淡的木质光泽。四仙桌的四条桌腿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支撑起整个桌面。桌子周围摆放着四把同样简约的椅子,椅子靠背呈直线条设计,椅面由藤条编织而成,坐感舒适。

而在右侧靠墙位置摆放着一张样式简约的大床,床身线条流畅,床头处简单几缕云纹装饰。床上铺着素色锦被,上面用淡雅的丝线绣着几枝梅兰竹菊,清新自然。床头一侧有一个小巧的床头柜,上面放着一盏造型古朴的陶瓷油灯,灯罩上绘着几笔水墨山水,意境悠远。

左侧靠墙处是一张宽大的书桌,桌面平整光滑,由整块的木板制成,散发着淡淡的木香。桌上摆放着一套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皆是实用的款式,透着一股文人的质朴气息。书桌旁是一把靠背椅,椅背呈弧形,线条优美,椅面由藤条编织而成,坐上去舒适又透气。

窗户边摆放着一张小巧的茶几和两把椅子,茶几上摆放着一套粗陶茶具,茶壶和茶杯造型简洁,却有着一种质朴的美感。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宽阔的江面,江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

戴星予走到窗边,轻轻坐下,望着窗外的景色,脸上露出一丝惬意的神情,转头对师凌裕说道:“这房间布置得简单却舒适,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