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息将锦儿引至门外,悄悄关上太后寝殿的门,这才小声对锦儿说道,“侄儿,近日可都还好?”语气里暗藏着关心,毕竟是自己曾经朝夕为伴的亲侄女,一别数日,又怎会不想念。
“姑姑,锦儿一切都好,只是,您能不能求求太后娘娘,别不要锦儿呀。”锦儿含着泪水,微微颤抖的声音惹人怜爱。自小便在宫中跟着姑姑侍奉太后,多年的情谊摆在那里,锦儿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
竹息轻摸了摸锦儿的脑袋,低声说着,“孩子,知道你重情重义,可是这后宫从来都不是有情有义之人便能好好活下去,相反无情的人才活的好。”
锦儿知道姑姑的意思,轻擦了一下眼泪,微微颔首。只听见屋里太后的声音愈发大了。
“你这孩子,难道不会记恨哀家吗?”太后试探着问道,玉隐早已是太后的棋子,其实就连太后也未曾想过玉隐竟然凭借一己之力重回妃位,实在是难得。
玉隐抬头凝视着太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回禀太后娘娘,臣妾本就是罪臣之女,能有幸承蒙太后恩典成为钮祜禄氏嫡女、做皇上的玉妃,臣妾心底只有对太后娘娘的感恩戴德,不曾有过丝毫的不敬之心,请太后明鉴。”
“你这话说的,好似哀家的不是,把你往坏处想了不成?”太后的语气突然变的严厉,眉头紧皱,很是不高兴的样子。
玉隐见状,赶紧开口解释道,“都是妾身的不是,不仅没把话表达清楚,还惹恼了您,真是臣妾该死。”说着,便抬手扇了自己几个耳光,这响声门口等候的锦儿与竹息姑姑都听的一清二楚。
“罢了,哀家知会你的意思了。”太后抬手示意玉隐可以停止了,玉隐这才停手。停手的那一刻瞬间感受到脸颊红辣,好似被辣椒水浸泡过一般,阵阵的滚烫。可是眼下,比起容貌更为重要的事情是整个钮祜禄氏的安危,玉隐顾不得感受疼痛。
臣妾多谢太后娘娘成全。玉隐眉开眼笑,赶紧磕头谢恩。
“先别着急谢恩,你若是要成为哀家的人,那必得是拿出诚意的。”
“太后娘娘您说便是,臣妾定然是竭尽所能。”
太后喝了一口茶,微微摇头,唉声道,“你也知道皇上正直壮年却子嗣稀薄,娴嫔若是能将四阿哥收在膝下抚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前朝的事情哀家替你摆平,你尽管去帮娴嫔过继孩子便是。只是这后宫里,你需要帮助哀家护住弘历。”太后语重心长,眼神里满是担忧。
玉隐一下子听出了弦外之音,此时她才知道,太后既与皇后一心,却又不完全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