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玄武门之变,李二陛下得胜之后固然不得不杀自己的两个兄弟,可他再是心狠,也未必就能毫无负担的将兄弟的子嗣尽皆屠戮,让他们断子绝孙,可时势如此,纵然他有心宽宥一干侄子们,手底下的将领也绝不答应,断然不肯留下祸患。
他唯恐将来自己登基之后,房俊等肱骨之臣也害怕魏王、晋王的存在危及皇位,干脆纵兵入府屠戮一空永绝后患,到那个时候,恐怕即便他身为帝王也无法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房俊叹道:“殿下心性赤诚,天下罕有,能够追随殿下成就大业,实是微臣之福气!微臣答允陛下便是,只要诸位殿下未有谋逆之举,微臣绝对不会肆意杀戮,令殿下背负暴戾弑弟之恶名。”
魏王李泰如今醉心于振兴大唐之教育事业,以他观之,非是极力遮掩另有他图,而是实打实的觉得这件事业干得有价值,既有成就感,又能青史留名,对于储位之争早已死了心思。
而晋王李治根基太浅,就算有关陇贵族鼎力扶持,李二陛下也不可能将皇位传给他。
历史上李二陛下并未打压世家门阀,与关陇贵族的关系也始终融洽,这才导致他最后将得到关陇贵族支持的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如此一来可以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
可现在李二陛下与关陇贵族之间几乎势成水火,又怎么可能将皇位交给晋王李治,使得自己这些年费劲心神打压关陇贵族的国策一朝废黜,甚至使得对手翻身崛起呢?
只要这两位稳稳当当,李二陛下其余诸子永远都没有机会染指皇位……
李承乾很是感激,嘴里不停说着“多谢”……
这当真不是客套。
身为皇帝自然有皇帝的立场,但是作为臣子,亦有臣子的利益需要争取、维护。他是太子,即便日后成为皇帝,心中感念手足之情不愿对兄弟们举起屠刀消弭后患,却也不代表臣子便会恭敬的听从命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魏王与晋王从始至终都保持安分,未曾觊觎储君之位也就罢了,如今这两位显然都对储君之位动了心思,就代表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不甘臣服,即便将来李承乾成为皇帝,也不能保证他们就不会谋逆做反,企图染指皇权。
这等情况之下,皇位便有了危机,一旦被某一位亲王逆而篡取,这可不仅仅是他李承乾一个人死无葬身之地,所有追随他的肱骨都将会被清剿一空,完全就是“玄武门之变”重新上演一次……
哪一个臣子愿意为了成全李承乾“兄友弟恭”的手足之情而去承受这等风险?
就像是当年无论李二陛下愿不愿意将李建成的家眷、追随者杀光,结局都无可更改的情形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