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艾索林之灾发生,努美林精灵为凡人留下三件圣物之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罗塔奥人曾在大陆西面,最后一次看到精灵们的船队南下——”
“于是荒野之民在文卷之中留下这样的记录:‘……银色的船帆多不胜数,仿若遮天蔽日;圣船通体雪白,闪耀着太阳之光……‘——而努美林精灵们自此而去,从此不见影踪。”
“昔日庞大而辉煌的帝国,也随浮空大陆‘艾索林’的分崩离析而片瓦不存。而今,也只有零星分布于新大陆——考林—伊休里安,罗塔奥与奥述的众多古代遗址,其斑驳的断墙,还述说着岁月的荣光……”
“而三圣物的传说,自巨人战争的末期,一直在凡人各国度之间广为流传。它们与屠龙圣剑的传说一齐,定格成为凡人对于那个时代的追忆。”
“精灵们将海林王冠与晨光圣剑赠予考林人,前者后来成为考林王国蓝底白旗之上的永恒徽记,而后者则是矮人们皈依‘众山之王’,称塔罗斯为守护者的一个主要契机。”
“长久以来,考林人早已习惯于将这顶由二十一枚星辰构成的王冠,视作王权与王国的象征。”
“而在与黑暗巨龙的仆从,与巨人,与纳加们的漫长战争之中,曾先后有十一位考林先君,率领着考林人、矮人、艾文奎因精灵共同构成的联军,头戴着这顶王冠,与黑暗的力量会战于今天的阿尔罗斯——”
“那是凡人的立国之战。”
“奥述人,罗塔奥人,无不参与其中。守誓人,率光者,先古骑士,银之盔,许多着名的传说,皆诞生于那个时代。”
“而直至埃洛索王的长子,菲尔尼斯王子,头戴光之王冠,在与黑暗仆从交战之时,殁于大军之中。”
“那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一位英雄的殒落——”
“埃洛索王悲痛莫名,从此将从战场之上带回的王冠尘封,考林人因此闭国十三年。这段历史,以埃洛索王被刺杀而告终。”
“那即是历史上最着名的‘月长石之乱’,其后痛失英雄王的考林人才与矮人重新缔结盟约,而艾文奎因精灵也再一次加入这个同盟之内。于是,今天意义上的考林—伊休里安同盟,也因而得以建立。”
“而考林人、艾文奎因精灵、矮人的联军,自埃洛索的时代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位新的英雄——终末者,瓦里特。这位矮人之王,正是后来三龙时代的终结者——”
“四百三十一年,联军在瓦里特的带领之下,加入了奥述人对于纳加发起的最后一场会战。那一战,罗塔奥人在侧翼发起突击,瓦里特三入龙国,斩杀了最后一头黑暗巨龙‘狱舌’。”
“从此为一个时代,划上了休止符。”
“而这位矮人的英雄之王,也是自龙魔女时代而止,凡世的最后一位屠龙者。”
“其后漫长的战争终告一段落……巨龙殒落之后,凡人的宿敌不再,守誓人一族自此封剑,遁世不出。而为凡人们铸造圣剑的妖精们,也与联军告别,重回夏罗安——率光者解散,先古骑士也各自隐去。”
“只有银之盔,后来创立了奥述帝国。而考林人与矮人、艾文奎因精灵,则回到了自己的故土,重建了这个古老的王国。”
“但海林王冠,自埃洛索大帝被刺以来,则一直处于遗失状态。瓦里特的晨光圣剑,也与这位矮人英雄一起,失踪于浩渺的历史长河之中。”
“考林王国的两件至宝,自立国以来,失踪已有近四百年历史——”
船长室内有点安静。
众人脚下平台,只随着灰岩先生前进的步伐,轻而缓慢地上下起伏着。
巫妖唐德缓缓停下敲击手杖的动作,起身而立,它走出门去——方鸻看到这位巫妖立在外面过道上,黑洞洞的眼窟注视着沙海之上无垠的风景;清冷的月光,正透过栅格窗户,印在其身上。
犹如一片银色的碎光,随着轻缓的上下起伏,割碎开其长袍之上一片漆黑的阴影。
卡拉图也起身而立。
这位黑发的中年人转过身,走到船长室另一头,并从那里的墙壁上取下照明水晶,然后手握着水晶,又走回来。他举起手中水晶,让其上湛然的光芒,映出众人一侧墙上悬挂着的艾塔黎亚全图。
这位传奇魔导士的目光,久久注视着那张地图,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头——水晶的光芒,映出他一半脸颊,而让另一半脸,没入阴影之中。他黑暗之中的目光注视着方鸻,开口问道:
“这儿,是什么地方?”
方鸻向着他手中水晶所指的方向看去。
他目光一路向下,最后落在地图上的最南方——那里——在巨树之丘往下,经过圣耶里,进入一片蛮荒而破碎的大陆,丛林之中的神秘王国,古达索克。但还要继续向南,直到一条长长的大陆桥映入他眼帘:
那是第一大陆桥。
天之阶梯,通往第二世界的大门。
小主,
方鸻看着那个地方。
他早已不知多少次看着这个地方,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越过这里,去往那个梦寐以求的世界。
但他并没有开口。卡拉图也没想让他回答,他放下手中水晶,屋内光线微微一黯,这位大魔导士在他床边椅子上坐下,双手五指交叉,开口讲述道:
“关于考林两件圣物的来历,则又是另一个漫长的故事。”
“奥述人的哲理之手,是知识之神安吉那的造物,赋予施法者至高之力。奥述的历任魔法皇帝,皆是佩戴着这只神器手套,在战场上与纳加、与巨人一族的大军对阵的。”
“罗塔奥的永恒徽记,一半诞生于自然女神艾梅雅之手,一半则由那位浪漫的诗人,艺术家的庇护者,半身人之神帕维瓦拉所打造,那是一件关于守护与治疗的圣物,因此很少直接出现于战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