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入股

当然,顾允这个妖孽除外,贺璇根本没打算拿自家老板和别人相提并论。

事实上,饿了么的创始人张旭豪,还真是个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

在饿了么的初创团队中,张旭豪身上有很多标签:85后,上海交大硕士等,而最响亮的标签莫过于是饿了么创始人。

2008年,研究生张旭豪才二十出头,就带着几个朋友共同创立了饿了么。

创立的初心很简单,在校期间张旭豪和室友一起玩游戏,常常过了饭点才想起吃饭,所以他们经常在宿舍点外卖。

但当时点外卖只能通过电话或短信下单,此外商家送饭要等很长时间,极不方便。

恰巧当时淘宝等电商正处于发展阶段,网购方式逐渐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于是,张旭豪想到了通过网络和外卖相结合的方式,在网上订餐的想法。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其他室友时,几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开发一个网络订餐系统平台,也就是如今的“饿了么”。

为了把梦想变成现实,张旭豪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由于资金紧张雇不起员工,张旭豪和室友便是饿了么的第一支外卖骑手队伍。

那时,张旭豪与学校周边的餐厅谈合作,每单从餐厅抽取15%的提成。

成本主要是向学生印发的宣传册,也同时会在印上附近商家的广告以赚取广告费用,上万元的印刷费和兼职学生工资就从这些收入中打平。

由于电话订餐的低效率,张旭豪开始将这个模式拓展到网上,饿了么网站应运而生,真正规模化则是napos系统的研发。

“汉唐”是饿了么在交大最早合作的餐厅,这家餐厅的老板参加了赢在中国后,认为饿了么的模式很有意思,于是把自己的餐饮店卖掉加入了这个年轻的队伍。

正是他的加入让张旭豪对餐饮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把很多对餐厅的需求整合到软件上去,最后形成了饿了么独家研发的“napos系统”。

“一家生存下来的餐厅,七分靠管理,三分靠口味,因此napos也会帮餐厅分析出哪些菜好卖,以便能不断更好地卖菜。”

张旭豪曾经这样说过。

一位桂林米粉老板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详细的图表,外卖系统的数据分析显示,外卖业务可以帮他卖出更加高毛利的产品。

如果从盈利模式上来看饿了么这家外卖公司,早期它更像是一个卖napos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公司。

餐厅与饿了么合作,一年只需要交5000元的年费就可以使用该软件,后来打折将此服务费降到4820元。

餐厅不再需要电话接单,带来订单的同时也提高了运作效率。高峰时期有大部分合作餐厅都是饿了么的付费餐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在饿了么合作的中小餐厅中,管理层称有80%,甚至90%会使用napos系统,只需要在电脑或者手机后台确认订单即可。

几年的时间,从电话订餐到网页订餐,最后到智能手机订餐平台,可以说饿了么开启了线上外卖的先例,甚至可以说开辟了中国外卖行业的先河。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独占鳌头的饿了么,未来可期,发展前途无量。

2010年,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崛起,“饿了么”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变得更加流行,当时,饿了么一度有2万多用户,以及日均3000单的交易量。

草台班子就这样摸爬滚打,终于到了转折点,2011年初,饿了么获得金沙江创投的a轮融资。

成为炙手可热山芋的饿了么,几乎每个人看到后都会羡慕,都想进来分一杯羹。

自那以后,饿了么的业务风格开始转变,由工具开发商转型为流量商,走上平台化的发展通道。

加之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基于lbs的点餐应用完善,体验进步。

时代赋予的机遇,总留给有准备的人。

市场上模彷者层出不穷,美团外卖,也在2013这一年应运而生。

“那,我约这位张总,和你一起吃个饭?”

贺璇听顾允简单说了说对方的一系列事迹,也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你提前和人家说一声,到时候我去一趟沪城,找他当面聊聊。”

现在美团外卖还没入局,作为大学生创业者,张旭豪心中实际上并没有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紧迫感。

他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在打赢百团大战之后,他曾一度被冠上了枭雄的名号。

尤其是在后世强大竞争对手的美团挤压之下,在张旭豪的带领下,饿了么一直展现出“强硬”的形式风格。

一个桉例是,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张旭豪有时会突然爆发,拍着桌子开始咆孝。

和这样的人怎么谈,顾允站起身来,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