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讲究的就是一个降本增效,无限的去降低各种成本,可要是用了星神电池,其他方面降低的成本又都要投入到电池中去。
这似乎降了个寂寞?
老马的4680电芯一直一直难产,这种能量密度更高的大单体在朱晓同看来,未来三到五年内是没有投入使用的可能。
而且通过红星大建电芯工厂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是想取代宁德时代成为新的电芯供应巨头。
如果华夏的其他品牌新能源车都采用了能量密度更高的星神电池,那他们的续航里程就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在续航这一方面无论特斯拉的热泵,电控做的再好,也无法弥补电池带来的差距。
人家动不动就是实际续航800公里以上,自己这边抠搜省出来的电也只能跑400公里。
重点是人家跑800要是不够,可以继续堆电池,让续航到1000或者更高。
这种景象如果出现,那特斯拉就会很尴尬。
拼内饰拼不过,拼智能拼不过,拼续航更是弟中弟。
红星这个品牌也成功建立,不断的对自家旗下的主力车型展开冲击,本着打不过就想办法加入的想法,这才有了朱晓同和马斯克一起来红星。
目的就是想先问问红星这个星神电池的价格。
结果自然也很不美妙,红星的报价来到了1400块一度电,哪怕是以特斯拉的装机量来谈,最低也要1200块每度电。
也就是说单纯的一组100度电的电池包,成本就要12万,加上封装和电控等东西,一组完整的电池包就要13万。
这个价格是特斯拉暂时无法接受的。
不过朱晓同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双方暂时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在未来特斯拉如果选用红星的星神电池,希望红星能给特斯拉提供足够的产能和份额。
老马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在对外宣布和红星达成这方面的合作后,哪怕是深夜中的霉国,也是一片哗然。
《华尔街日报》的专栏分析师认为在得到应龙的份额后,Open AI 和在马斯克其他公司的潜力将会显着增长,某专业分析师将马斯克旗下一些公司的股票评级再度上调至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