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武十二年的元旦到来之前,西面也不断传来好消息。
吴玠仍旧领兵坐镇兴庆府,随着李纲的到来,西夏故地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均田,在朝廷的主导下,一些吐蕃熟户被迁入河西,被官府认定为了汉人。
河西走廊的商道彻底被打通,李彦仙返回了播仙城,播仙城大致位于后世新疆若羌县境内,前汉为若羌国、楼兰国地,又为鄯善国,唐朝时由鄯善国改名石头镇。
播仙城就在石头镇东南的一个小绿洲,李彦仙坐镇此处,除了继续维护商道之外,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监视东喀拉汗国南部的于阗城等地。
史文恭已经领六千兵马从高昌城出发,经焉耆直入龟兹,受到了龟兹回鹘的热情欢迎。
王伦与许贯忠等重臣商议后,之所以选定龟兹为本朝的西域四镇,也并没有太复杂的原因,仅仅因为龟兹已经成为高昌回鹘境内最靠近东喀拉汗国、而且仍旧坚持佛教信仰的小势力。
所以新的西域四镇,不仅仅要维护朝廷在西域的权威和利益,还要担负起阻止绿教扩张的重任。
高昌国已经无法支撑太多的汉军人马,所以史文恭将一半的兵力放在了焉耆,由部将邵云指挥,负责屯田事务,他则亲自坐镇龟兹。
史文恭对于如何阻止绿教东进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但长史邵兴给他了个建议,先统计龟兹各种信仰的百姓数量,然后去城中最大的寺庙祭拜,最后宣扬朝廷“信仰自由”的政策。
这样一来,别管史文恭如何宣扬朝廷政策,他就已经用事实站在佛教这一边,民间的绿教分子若要闹事,便是将汉军出兵的借口送到手上来了。
史文恭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便如此做了一番,也顿时奏效,一支信仰绿教的游牧小部落主动退出了龟兹,回到了东喀拉汗国,王伦这里,则又向高昌回鹘派了一支僧侣组成的队伍。
王伦派出的僧侣队伍,由天下各行省的三十多名青壮年和尚组成,来自佛教的各个派别,为首的乃是蜀地的僧人释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