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丧钟为谁而鸣

大口大口的烟雾吞进肺里,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太记得是谁打开的话匣子,我只记得,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刘彦明,那个下午,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有关他的故事。

……

江陵太子岭曾经有个叫刘自清的奇人,他读过很多书,当过教书先生。

1944年9月上旬,9月上旬,从雁州东溃逃而来的某军,侵入江陵县佘田桥、峦山岭等地,然后转道仙槎桥、太子岭进逼江东城区。

途经太子岭时,某个落单的G子倒了大霉,被人用弓弩射死钉在了太子岭进镇口的一棵大槐树上,据说用弓弩射死G子的人,就是刘自清。

没人知道这个事儿的具体经过怎样,但能确定的是,那段时间,溃逃的零星的G子确实来过太子岭,有一个G子确实死了,当时G子穿的被弓弩射穿的军靴曾经被刘自清挂在自家门梁上长达十几年时间。

刘自清读过书,杀过G子,可谓经历非凡。

日常生活中,刘自清很爱穿中山装,无论春夏秋冬,他总穿着一件洗得灰白的中山装,背脊挺的笔直,像一根笔挺的标枪一样。

他的为人也跟他笔挺的背脊一样,即便后来年纪大了,六七十岁了,头发与胡子变得灰白,脸上长满了褶皱,步履变得蹒跚,可他的背脊,依旧笔挺,一米七的身高却有着两米的气势,走到哪都是身姿挺拔,中气十足,在后辈眼中,永远是宁折不弯的刚硬形象。

所有人都以为刘自清会一直这么硬朗而倔强的活下去,直到1982年的某天,那天恰逢镇上赶集,回程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路过镇上的一个小茶馆时,碰见了刘自清。

少年说,那天他见到的刘自清的形象和过往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