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雾氤氲的紫霄峰巅,林帆静静地伫立着。凛冽的山风猎猎作响,肆意地撩动着他那袭素色道袍,远远望去,他宛如一朵悠然绽放在山巅的白云,缥缈而又空灵。此刻,天边的云霞似被烈火点燃,将整个苍穹染得通红,浓烈的色彩与这幽静的山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既壮美又宁静的画面。
“何为真人?”林帆的心中喃喃自语,师父临终前的谆谆教诲仿若洪钟大吕,再次在他的耳畔回响:“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然而,这真人之道,究竟隐匿于何处?他的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探寻,眉头不自觉地微微皱起,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那连绵起伏、如巨龙蜿蜒的山峦,试图从这茫茫天地间寻得一丝关于道的启示。
“林帆!”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从身后骤然传来,宛如黄莺出谷,瞬间打断了他的思绪。林帆闻声转身,只见师妹苏瑶正俏生生地站在那里。苏瑶身着一身淡粉色的衣衫,裙摆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宛如一朵盛开的桃花。她的脸颊因疾步走来而微微泛红,恰似天边的晚霞,一双灵动的眼眸中带着几分焦急之色。
“师妹,何事如此慌张?”林帆的声音温和而沉稳,脸上浮现出关切的神情,犹如春日暖阳,让人倍感温暖。
苏瑶微微喘了口气,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呼吸,说道:“山下的小镇正遭受旱灾,百姓们苦不堪言,生活陷入了绝境。门派决定派人前去相助,大师兄特意吩咐你我一同前往。”
林帆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坚定:“如此,我们便速速准备出发吧,切莫耽搁了救助百姓的时机。”
二人来到山巅的御剑台,各自祭出仙剑。林帆的仙剑剑身修长,闪烁着清冷的寒光,剑柄处镶嵌着一颗翠绿的宝石,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苏瑶的仙剑则小巧玲珑,剑身上刻满了精致的符文,剑柄处系着一条粉色的丝带,随风飘动。他们脚踏仙剑,御剑飞行,如两道流光般向着山下的小镇疾驰而去。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小镇。眼前的景象让他们触目惊心,整个小镇一片萧条破败之景。土地干裂,一道道裂痕犹如狰狞的伤疤,肆意地横亘在大地上;庄稼毫无生机,枯黄的秸秆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悲惨遭遇;百姓们面容憔悴,身形消瘦,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那一双双空洞的眼睛,仿佛在期盼着上天的怜悯。林帆和苏瑶看着这凄惨的景象,心中满是不忍,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
“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救救这些百姓。”林帆紧紧握住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
他们开始四处寻找水源,顶着炎炎烈日,穿梭于小镇的每一个角落,询问着每一位村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水源的地方。然而,几日过去了,他们却一无所获。林帆感到有些沮丧,他望着干裂的土地,心中满是焦虑。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师父曾说过,在附近的黑龙潭中,有一条沉睡的蛟龙,或许它能知晓水源的所在。
“师妹,我打算去黑龙潭一趟。”林帆对苏瑶说道,眼神中透着一丝期待。
苏瑶面露担忧之色,秀眉微微蹙起,说道:“那黑龙潭危险重重,传说有蛟龙守护,你此去恐怕凶多吉少。我实在放心不下你。”
林帆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温暖与安慰:“放心,我会小心的。若能找到水源,拯救百姓,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也义不容辞。你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回。”
告别苏瑶,林帆沿着蜿蜒的山路,向着黑龙潭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山林寂静得有些诡异,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那声音在空旷的山林中回荡,更增添了几分阴森的气息。四周的树木高大而茂密,枝叶相互交织,几乎遮住了天空,使得林中光线昏暗,仿佛置身于一个黑暗的世界。
不知走了多久,林帆终于来到了黑龙潭边。只见潭水漆黑如墨,深不见底,仿佛是一个通往地狱的入口。潭边弥漫着一层诡异的雾气,雾气中散发着一股潮湿而又腐朽的气息,让人闻之欲呕。林帆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然后踏入了雾气之中。
突然,一声低沉而又威严的龙吟从潭底传来,宛如一道惊雷,在山谷间回荡。紧接着,一条巨大的蛟龙破水而出,它的身躯如同一座巍峨的小山,鳞片闪烁着冰冷的寒光,犹如一片片锋利的刀刃;它的血红眼睛宛如两盏巨大的灯笼,紧紧地盯着林帆,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强大的压迫感。
“人类,为何闯入我的领地?”蛟龙的声音如同洪钟,带着无尽的威严与愤怒,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林帆不卑不亢,向前走了一步,拱手说道:“在下林帆,来自青云门。山下小镇遭遇旱灾,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特来向前辈请教水源的所在,还望前辈能大发慈悲,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