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氏亲卫虽武艺稍逊李锦,然其侦察布防之能却令行伍老卒自愧弗如。曹文诏将情报转呈叶轩时,不禁感慨:"叶家儿郎来得恰逢其时,此番当记首功。待事了结,定要奏请朝廷厚赏。"
实则曹文诏心知肚明,这些叶氏子弟所求非俗世封赏,唯盼能得见族中圣祖真容。正当各方部署之际,暂居驿馆的泰西使团突递谒见仙尊的请愿。
驿丞不敢怠慢,星夜呈递文书。次日拂晓,曹文诏案头便摆着封用双语誊写的请愿书,字里行间尽显虔诚,恳求拜谒仙师。
曹文诏不仅召集祖大寿等将领共阅此信,更将消息透与叶氏亲卫。当值叶家子弟闻讯,皆跃跃欲试要给番邦蛮夷颜色瞧瞧。
叶帆拦住同族青年,那二十出头的后生双目圆睁:"为何阻拦?"叶帆肃然反问:"仙尊岂是凡夫俗子能随意拜谒?泰西夷人凭何得此殊荣?"
此言令众人恍然——纵是叶氏血脉亦非人人得见圣祖,何况异域来客!泰西使团所求遭拒,使者不解追问缘由,接待官员面露难色:"仙踪岂是尔等可窥?"
李岩主除却暗遣刺客,更布下两路眼线监察金陵动向。故泰西请愿遭拒之事,义军大帐竟比官府更早获知消息。
李岩主分兵两路:遣精锐试探张存孟虚实,另派斥候监视泰西使团。"蛮夷之辈最善反复,须得严加防范!"部署完毕,又设连环杀局围剿张存孟。
自诩行事隐秘的李岩主却不知,其部动向早被暗桩尽收眼底,连番动作皆呈报至叶轩案前。仙师当即推演天机,算得张存孟命犯死劫,结合世家异动,立时洞悉李岩主与豪族已生焦躁。
幸得叶轩未雨绸缪,当即化作游方道人,再度现身点化张存孟。
当那袭灰袍身影再度映入眼帘时,张存孟后颈的汗毛瞬间竖起。他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前方飘然前行的道人,鞋底在青石板上擦出细碎声响。
"仙师留步!"他喘着粗气拦住对方去路,额角沁出的冷汗洇湿了鬓发。这个总在危机关头现身的方外之人,此刻让他既期待又惶恐:"敢问道长,近日是否将有劫数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