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事不过三很重要

严格地说,作为金丹组的组长,在决定车队方针的例会上,李俭也有发言权。但他不愿意主动行使自己的这份权力。

因为他是守备,他的提案只会和守备们有关,在已经采取了极保守策略的车队中,他能提的提案不论是什么,都会比过去一个月的任何时期都要激进。而守备的激进意味着战斗,战斗就会产生难以料想的伤亡。李俭对自己开挂般的实力有信心,可这不代表他对能保住所有人的命都有信心。

如果自己主动提出的提案意味着其他守备会在本不必要的战斗中受伤,甚至丧命……李俭还没有做好迎接这一切的准备。

所以他不主动发言,只是在每天的例会上准时出席,看其他组长怎么说,然后在投票环节遵从本心投票——如果其他守备没有意见,他基本都是在投弃权票。

虽说他身在其中,但他就像是置身事外一般看着车队中最能决定方针的一群人讨论,比大多数人都要清楚,车队已经越来越不接受极保守策略了。

面前只有两条半路。第一条路,坚持极保守策略的精神,就地返回,这样还能带前半程收集到的全部资料交给华夏;第二条路,坚持北国探险队一开始的目标,冒战斗风险穿过填充地块,以全部能力边打边算,找出直通勒拿河入海口的道路;最后半条路,指望全车队运气爆棚,能够在未来的前行过程中发现一条,不用进入填充地块就能到达入海口的路线,最好这条路线还能短一点。

车队的理性和感性在激荡中反复,需要很快做出选择。而逼迫他们做出选择的导火索,已然迫在眉睫。

……

四月十五日,车队在一日之内,第三次出现向南为正的位移分量,位移且大小足足超过十千米。

用人话说:车队为了绕过填充地块,已经开始以退为进了。

车队成员几乎人人手中都有指南针,这段在卡车中干坐着前进的时间中,最普适的娱乐就是看指南针方向。当车队成员第三次发现指南针更偏向车头的时候,他们终于忍不了了。

他们不是不懂“以退为进”“绕路”的概念,但这些天中,他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数学已经证明了,这段路程就是在填充地块中找正常地区,而难度将随着北上不断增大。一次以退为进算是绕路,两次算是磕磕绊绊,那么三次呢?

华夏的传统文化中,“事不过三”很重要,而这促使车队成员向上级发函——这是比较文雅的说法,实际情况没这么平静——询问上级,车队是否还有绕行的必要。

下午,车队各组组长们召开了增补会议,讨论车队方针。

技术专家态度暧昧,毕竟技术专家也并非只有一类人。他们中有部队背景浓厚的指战员和军事专家——守备本应该交给他们指挥,不过卓平代替了这项工作——也有学术背景比较浓厚的大学教授。对前者来说,能否完成使命才是值得考虑的,一切行动都应为更好地完成命令服务;对后者来说,他们现在收集得到的数据已经足够灵气复苏相关领域大踏步向前走不少距离,此刻返回意味着“收入稳定”。

而行车杂务的组长则态度明确,他们希望立刻返回。

“我再次提醒各位,装载了大量设备,并且自身可以提供模块化服务,支撑设备运行平台的全地形车,本身防御力可能不足以抵抗妖兽攻击。如果进入填充地块,全地形车坏了,你们打算用什么东西给设备当平台?”

出于私心,李俭同意他的说法。如果只有自己就够了,那么让他穿过填充地块并不是难事,真正困难的是带上那些设备穿过填充地块,还要保证它们运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