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计算机被我命名为电子计算机,其运行速度将达到每秒两亿五千万次.”
吉洛蒂教授听到这里,瞪大了眼睛,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他试图打断李爱国的话,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不知为何,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要知道,明斯克1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每秒仅仅只有2500次。
而李爱国口中那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芯片,竟然宣称拥有每秒数亿次的运算速度。
这听起来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个年轻人难道是在吹牛吗?
然而,随着李爱国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解,吉洛蒂教授渐渐意识到,事情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电子计算机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的综合体。从硬件方面分析,计算机的构架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其中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被集成在一体统称为芯片,芯片是硬件系统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及控制功能。”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存条,可以临时存放数据,另一种我暂时给它命名为硬盘,可以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使用人员将借用外部设备,操作计算机。”
“软件方面,包括操作系统”
李爱国所讲述的这些知识,全都是计算机领域中最基础的内容。
在后世,只要是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对这些概念都不会陌生。
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实际上却是计算机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在冯诺依曼架构的基础上,一点一滴逐步完善起来的。
在这个年代,即使是全球最顶尖的计算机专家,也很难将计算机的设计构想得如此全面、如此完美。
吉洛蒂教授平日里也常常会畅想未来计算机的模样,在他的想象中,未来的计算机体积会更小,运行速度会更快。
但他从未想过,计算机的结构可以像堆积木一样,被清晰地划分成不同的部分。
他下意识地想要提出反对意见。
可在李爱国严密的逻辑和详尽的阐述面前,却怎么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理由。
这套计算机框架设计得实在是太精妙了。
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计算机的成本,而且每个部分都可以独立进行更换和升级。
“那,那操作系统究竟是什么呢?”
吉洛蒂教授见李爱国突然停顿了一下,忍不住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
“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底层软件,可以直接跟机器交流,人们再通过操作系统来操纵机器.”
“这,这不可能!我设计出来的自动编程程序也做不到这一点,绝对不可能出现这么复杂的程序!”
吉洛蒂教授感觉到自己的常识受到了挑战,忍不住大喊起来。
可话音刚落,吉洛蒂教授便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极具天才的构想。
计算机就如同是一间黑暗的房子,内部的运行情况对于使用者来说,就像是一个难以窥探的秘密。
而操作系统则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户,让使用者能够实时了解计算机的运行状态。
但是……要在底层机器码的基础上再构建一层能够被人类理解的代码。
这一想法实在是太过大胆、太过惊世骇俗了。
即使是那些最离经叛道、敢于突破常规的计算机专家,恐怕也不会有如此大胆狂妄的设想。
李爱国看到吉洛蒂教授如此激动的反应,并没有责怪他的固执。
毕竟,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才迎来了爆发式的更新迭代。
这就好比在五百年前,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一个重达十几吨的铁盒子竟然能够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
小主,
这种超出当时认知范围的事物,仅仅依靠言语是很难解释清楚的。
只不过现在大饼已经画得足够大了,继续画下去可能得不偿失。
李爱国收敛笑容,脸色严肃:“吉洛蒂教授,我已经对操作系统的编纂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只是这其中的内容实在是太过复杂,在这里一时半会儿也讲不清楚。”
吉洛蒂教授已经被李爱国的构思吸引住了,迫不及待的说道:“好好好,我跟你去东大,咱们什么时间可以出发?”
“教授先生,相关的待遇咱们还没谈好。”李爱国提醒。
“那些都无关紧要,知道吗!跟计算机的未来相比,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吉洛蒂教授近乎嘶喊的吼道。
在这一刻,三千五百卢布的工资,相关的福利待遇.都被吉洛蒂教授抛之脑后了。
他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喘了口气说道:“相比较这边,你们东大更适合我们实现无产阶级的梦想。”
李爱国听到这话,微微一愣,心中不禁对这位老教授产生了一种敬意。
他意识到,这位老教授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
但仔细思索之后,李爱国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吉洛蒂教授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更多地源于一种阶级感情。
这种看似有些理想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或许很难理解和想象。
但只要想想战争时期那些主动前往西班牙支援的同志,便能够体会其中的深意了。
“吉洛蒂教授,请你务必相信,最终取得胜利的必然是我们!”
李爱国重重的在吉洛蒂教授的肩膀上拍了拍。
外面的乌云此时悄无声息的散去。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进来,映衬两人身上,两道影子重叠交错在了一起。
******
李爱国的野心素来很大。
倒不是他贪得无厌,而是形势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