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大学士只说了个“这”字后,就说不出话来。
段智鸣见大学士说不出话来,就看向自己面前的民众问道:“你们大家也说说,一个国家的稳定,是靠律法来维持,还是靠仁孝来维持?”
现场所有的人听到段智鸣说的这个问题后,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就是没有人能够回答段智鸣刚才所说的问题。
见现场的人都无法回答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段智鸣继续说道:“关于我朝规定亲属相互隐瞒各自犯罪”的律法,从明面上来看,是以仁孝治天下,可实际上还是以律法治天下,因为这条规定本身就是写在律法里的,所以这条规定就是律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真相;所以,维护国家稳定的是律法,而不是什么仁孝。”
段智鸣说完后,现场所有人都点了点头。
段智鸣见现场的人点了点头,知道他们都赞同自己刚才说的话,就继续趁热打铁道:“旧法规定,亲属犯法,除谋反、叛国外,其它罪行可相互隐瞒,既然是这样,那朕还要再问问你们,仁孝高于律法,是不是也意味着官员在执行律法的过程中,发现亲属犯了法,也可以隐瞒不报,徇私枉法?当然,你们可以说官员不包庇亲属,是因为官员在履行自己做为官员的职责,这是在尽忠;但你们要明白,尽忠不仅仅是官员的事情,也是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举报自己的亲属所犯的罪行同样也是在尽忠,毕竟不举报自己的亲属所犯的罪行,那么亲属随时会继续他们的罪行,给其他人,甚至是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你们说是不是?”
段智鸣的这句话一说出来,现场所有的人顿时是心服口服。
“皇上说的不错,的确是这么一回事,百姓举报自己的亲属犯罪,这是在尽忠,而不是不孝,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不应该让皇上收回圣旨,恢复“允许亲属包庇一方亲属的犯罪行为”的律法了。”一个秀才说道。
“没错,我也同意。”一个商人也跟着说道。
“我也同意”
……
接着,其他人也一个接一个的跟着同意了起来。
段智鸣见现场的人都同意自己说的话后,又继续说道:“朕再说说朕修改“不管父母对子女犯了什么罪行,子女都必须赡养父母”这条法律条文的原因,你们都认为不管父母对子女犯了什么罪行,都必须要赡养父母,因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这对子女公平吗?朕举个例子,官逼民反,老百姓为什么会造反,那都是贪官污吏给逼的,加上皇上是个昏君,不给老百姓做主;因此朕宁死不做昏君,在登位之时就全力反贪,当然了,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有一些贪污的官员,朕没有追究,这先不说;朕就说朕全力反贪的原因,朕全力反贪的原因就是为了不让老百姓因为贪官污吏的迫害而去造反,这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镇压叛乱;同样,这子女就好比百姓,对子女犯下罪行的父母就是贪官污吏,如果朕不去修改“不管父母对子女犯了什么罪行,子女都必须赡养父母”这条律法,那结果就会是子女为了不赡养对自己犯下罪行的父母,而去弑父弑母,这可是有违孝道,比不赡养父母更是有违孝道,难道你们都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话落,段智鸣让侍卫把自己之前从刑部拿来的一些杀人案的案卷全部都发给现场所有的人查看:“你们好好看看这些案卷,这些案卷全部都是子女为了不赡养对自己犯下罪行的父母,而去弑父弑母的案子,看完之后再好好的想一想,朕废除“不管父母对子女犯了什么罪行,子女都必须赡养父母”这条律法到底对还是不对?”
段智鸣这么一说一比喻,再加上段智鸣给的这些案卷,现场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段智鸣见现场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下来,知道他们开始慢慢的同意自己修改的关于“不管父母对子女犯了什么罪行,子女都必须赡养父母”的法律条文了,也就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了。而是带着侍卫和禁军,一声不吭的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现场没有任何一个人说话,甚至是阻挠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