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原本说两日就到许昌,但是在司马朗走后,袁尚命令全军急行军,一天一夜不休不眠,就连吃饭都要在行军路上简餐吃。只留下部分守军和黄月英的墨工坊在陈留郡。耐人寻味的是,袁尚把赵云和关平的先登营都留在了陈留,要他们保护好墨工坊以及大型的攻城器械。相反,袁尚把之前保护攻城器械的甘宁、刘辟、龚都三将调往军前。同时,田畴等谋士也留在了陈留郡。
就这样,在司马朗到达许昌后的次日清晨,袁军踩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进入了许昌城。
许昌城,作为汉献帝的新都城,同时也是曹操的核心城市,其建筑伟岸、恢宏,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经济。在这座城市中,农商经济蓬勃发展,中原的世家大族纷纷在此扎根,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气息。
许昌城内的建筑群雄伟壮观,高耸入云的宫殿、府第和寺庙错落有致,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雄浑气势。城墙高大厚实,巍峨挺拔,守护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安宁和繁荣。街道宽阔整洁,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生机勃勃。
在许昌城内,农商经济繁荣兴盛。农民们在郊外耕种着肥沃的土地,收获丰盛;商贾们在市场上买卖兴隆,货物流通畅通无阻。各种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前来交易。
与陈留郡居民大批逃走不同,许昌逃走的百姓和大族并不多。毕竟皇帝都没有逃走,老百姓也就没有理由逃走了。他们依然安居乐业于这座繁荣兴旺的城市中。
曹操的逃走可以说避免了这座城市的战火,世家大族和老百姓都很清楚袁尚已经对这座城市唾手可得,因此也不必给这座城市带来战火和屠戮。
袁尚以颜良文丑为大将统领华北铁骑,柯比能与徐州四将各自统领下属,甘宁三将指挥弓步兵,贾诩、辛毗二人为军师,率领七万大军进入到许昌。
这里的老百姓既没有夹道欢迎,也没有关门闭户,只是好奇的观察这支传奇的军队。
在袁尚入宫之前,司马朗与于禁前来拜见袁尚,袁尚着贾诩、辛毗与二人会面,随后各司其事。
皇城,作为许昌城中的城中城,是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其建筑宏伟壮观,充满着古代帝王的气息。
皇城的城墙高大厚实,由青石砌成,巍峨挺拔,周围环绕着深沟高墙,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城门上方悬挂着巨大的金字匾额,闪烁着金光,彰显着皇家的尊严和威严。进入皇城,便能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皇城内的建筑群宏伟壮观,主殿金碧辉煌,琉璃瓦顶闪耀着阳光,映衬着蓝天白云,显得格外庄重肃穆。殿内金壁辉煌,彩绘精美,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展现出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华丽装饰。殿前广场宽阔平整,铺设着青石板路,两侧种植着参天古树,绿草茵茵。
皇城内的宫殿和府邸错落有致,布局精巧合理。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用途,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建筑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重视。宫殿内摆放着华丽的家具和珍贵的艺术品,展示着皇家的奢华和富裕。
袁尚率军入城,秋毫无犯,这一消息传遍了许昌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议论。汉献帝与群臣便在皇城中静候袁尚的到来。上至天子,下至群臣,都穿着官服,郑重其事地等待着袁尚觐见皇帝陛下。
皇城内的气氛庄严肃穆,宫殿金碧辉煌,殿前广场整洁平整。汉献帝身着龙袍,坐于御座之上,神态庄重肃穆,展现出一种久违威严和尊贵。群臣们依次列队于殿前,躬身恭敬,等待着袁尚的到来。
在皇城内,于禁率领着八千御林军列队整齐,身着铠甲,手持兵器,站立在宫殿前广场上。他们神情肃穆,目光坚定,展现出一种军人的风采和威严。御林军的战袍飘动,铁甲闪闪发光,整齐划一的队形让人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
于禁身穿戎装,英姿挺拔,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目光如炬,透露出一种军人的果敢和坚毅。他指挥着御林军士兵们进行各种训练和演练,严格要求每一个士兵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保持军容严整。
于禁严格要求御林军士兵们保持警惕和戒备,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整个皇城内弥漫着一股威严和庄重的气息。于禁执掌八千御林军戍卫宫城的场景让天子和群臣感受到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远处传来的马蹄声渐渐逼近,一支盛装整齐的军队缓缓驶入皇城。袁尚身披戎装,英姿飒爽,手持马鞭,率领着众将士步入殿前。他们行进间有序划一,纪律严明,展现出军队的威武和纪律。
袁尚身着铠甲,头戴战盔,英姿飒爽,目光坚定。他手持马鞭,坐骑高昂,昂首阔步,展现出一种统帅风范和威严气度。身后跟随着众将士,个个神情肃穆,步伐有力,铁甲闪闪发光,整齐划一的队形让人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
小主,
在袁尚身前引路的司马朗身穿华丽官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从容和自信。而身边的军队与将领都是袁尚的嫡系心腹武将,他们忠心耿耿、勇猛无畏,是袁尚最为可靠的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