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于肝脏、脾脏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约占总铁量的25%。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中主要是血红素铁,可直接被吸收,吸收率高;植物性食物中主要是非血红素铁,主要以Fe(O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在胃酸作用下,还原成亚铁离子,再与肠内容物中的维生素C、某些糖及氨基酸形成络合物,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所以维生素C可以促进食物中非血红素铁的有效吸收。
铁在体内代谢中可反复被身体利用。一般情况下,除肠道分泌和皮肤、消化道及尿道上皮脱落可损失一定数量外,几乎不存在其它途径损失。
膳食中存在的磷酸盐、碳酸盐、植酸、草酸、糅酸等可与非血红素铁形成不溶性的铁盐而阻止铁的吸收。胃酸分泌减少也影响铁的吸收。
铁的平衡铁的平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状态,即从膳食中吸收的铁既可能补充机体实际丢失的铁又可满足机体生长(和怀孕)的需要。铁的平衡依赖于铁吸收、铁转运和铁储存的共同协调。
他脑海中接着又出现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14种,主要的8种微量元素有碘、铁、锌、铜、硒、钼、铬、钴等。
1、碘:碘在人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其生理功能主要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表现。碘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对胚胎发育期和出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特别是智力发育特别重要,碘缺乏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2、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铁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氧的转运与组织呼吸,并且维持正常造血功能;
3、锌:锌是人体多种重要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锌在维持正常食欲中起着重要作用;
4、铜:铜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促进铁代谢和红细胞生成。铜能促进肠道铁转变成二价铁,增强铁的吸收;
5、硒:硒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提高机体抵抗力,硒的抗氧化作用可降低氧化损伤,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可以保护心血管、维护视器官健全功能;
6、钼:钼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组成氧化还原酶,抗铜贮铁,维持动脉弹性,主要在呼吸道以及消化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