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你个瘪三算计我

集命录 劭廿郎 3200 字 6天前

期间刘先生来客栈找过他两次,都没有见到。刘先生知道他肯定是在哪里用功读书,便没有再来打扰他。

李元锦就一直在这里读书,直到殿试那一天。

殿试当天,李元锦于一百多人中找到白宣,摇摇拱手行礼。白宣还是那一身白衣,摇摇回了一礼。

保和殿中,李元锦还看到了张越,他似乎是被调到此处参与监试。张越看到李元锦之后,淡淡一笑,但是李元锦看他的笑容,怎么都觉得有些诡异。

临开考前,李元锦还看到张越在门口很恭谨的和一个穿着一身白衣的中年人说话,好像还对着自己这边指了一下。李元锦心里咯噔一下,莫非那人是此次的读卷官,张越这是在给自己走后门?应该不会,这也太明目张胆了!

可是接下来,那个中年人直接走到了殿中放的一把椅子上,对着旁边的官员轻轻点头,那个官员朗声说道:“开始答卷。”

整个保和殿,除了考试的贡士,只有那中年人一人坐下,关键他坐的那把,是龙椅!

国主孙劭!张越给他指我干嘛?!

来不及多想,考卷已经下发下来,李元锦打开考卷,命题只有三个字:天、地、君。

四周已经开始响起唰唰的答卷声了,李元锦稳了稳心神,提笔在试卷上写到。

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央,君在人中。

天为阳,地为阴,人居天地,君为人首。

...

一般人看到此题,都是以天地君亲师开笔,言说其中关系。而李元锦却以道家思想为准,讲天地阴阳,讲君主如何以此教化统领百姓,政令阴阳合济,使以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答卷完毕,监试官将所有试卷收上去,由读卷官轮阅定卷。其余参试人员,则依原路退出宫中,等待放榜。

李元锦一考完试,就先去拜访了刘先生,与他讲了一下试卷内容和自己所答,刘先生神色有些忧虑,好像李元锦答得有些不好。

李元锦还去府上找了几次张越,可是一直都未能见人。

三日之后,读卷官将轮阅后的试卷定出前十名,将试卷全部呈于国主孙劭。孙劭一份份的翻检,在第十名才找到那份署名李元锦的卷子。

李元锦的卷子答得不能说不好的,但是一国科考,居然参杂些道家理论在里头,实属不妥。本来都是要将他的卷子往后放的,但是鉴于文笔功力着实不错,故将其列为了第十名。

孙劭将卷子翻检出来,仔细看了一下内容,十分称心。本来他自己就中意道家理论,之前的国教也定了道家,看到李元锦所写的内容,确实是非常喜欢,就准备将他定为第一名。

旁边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读卷官赶紧拦道:“圣上,其余试卷还未看,不宜定下头魁。还请圣上再看看其他试卷,尤其是那位白宣的,文笔精湛,内容淳实,更兼写了一笔好字,每一笔都如游龙飞天,力透纸背。还请圣上仔细批阅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话的人正是太学的葛祭酒,孙劭无奈之下,只能翻开其他试卷,粗略的看了一下,就准备写下李元锦的名字。葛祭酒看到之后连忙说道:“圣上,这李元锦虽然答的不错,但是国政之事,实在不宜有其他想法裹挟其中,还请圣上三思。”

孙劭看了看试卷,又看了看葛祭酒,叹了口气,笑着说道:“葛祭酒啊,要不是你不认识这个李元锦,我就真的信了旁人说的你与刘邝先生有仇了。”

葛祭酒笑道:“圣上,老臣并非有意针对这位李元锦,也确实不知道他是刘邝的弟子,还请圣上明察。”

孙劭笑了笑,御笔朱批了本次殿试第一名。

状元,白宣。

虽然自己很中意,但是这个李元锦,只能屈居第二了。

榜眼,李元锦。

其余七人,孙劭一一写下名字,再由葛祭酒提笔,将其余诸人的名字写在金榜上,昭告天下。

放榜之日,李元锦在榜上看着高居榜首的白宣的名字,只觉得白兄的文采拿个状元,实至名归。而自己居然能忝列第二,得个榜眼。

榜前找了好久,都没能看到白宣,于是李元锦急忙往书铺而去,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可是等他到地方一看,书铺大门紧锁,问过左右的人,都言白宣不知去向。

甚至连最后骑马游街,走太和门御路上殿,以及殿前赐酒,白宣都没有出现。

李元锦对此很是失望,还以为能再见白宣,与他好好请教一下学问之事呢,谁能想到他居然就这么突然消失了。而同李元锦一起失落的还有一人,正是力主定白宣为状元的葛祭酒,他可是很想见见这位文笔和笔墨都非常出彩的年轻人。

殿前赐酒,转至御花园饮酒之时,李元锦总算又见到了张越。张越一脸怪笑的走进李元锦,对他说道:“元锦,恭喜你啊,虽然才只是榜眼,但是据说圣上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