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当年真相

“兄长,此事非同小可!其影响可大可小,务必要禀报给圣上知晓才行。万一真出了岔子,到时候再补救恐怕为时已晚!”说季明栋面露焦急之色,语气也甚是急切。

一旁的季安微微抬头,眼眸望向季明栋,缓声道:“这件事的确需要告知圣上,但却不应由我们出面去讲。”

正值夜色微凉之际,阵阵凉风吹拂而过,令人不禁感到丝丝寒意。周围不时传来一声声的蛙鸣,更增添了几分凄凉。枯井在月光的映照之下更显得渗人。

一道黑影站立在井边。不多时便听到一阵轻微的踩踏枯叶的声响起。那道黑影缓缓转过身来,清冷的月光映照之下,只见其面容冷峻,毫无表情,冷冷地开口问道:“你找我究竟想要做什么?”

另一道黑影脸上露出一抹皮笑肉不笑的神情,回应道:“三妹,你这岂不是明知故问么?”

祁念书秀眉微蹙,眸中闪过一丝不悦:“大皇兄若是有话不妨直言相告,若还是这般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的,三妹我可就要离开了。”言罢,她作势欲走。

见此情形,祁承宇赶忙出声阻拦道:“三妹这是打算过河拆桥?皇祖母的事情,如果不是当初三妹你主动找上门来,又怎么会进展得这么顺利?”

祁承恩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他精心策划、打算用来害时希玄的毒,在动手之前就被人暗中掉包了。动手的人还是自己的胞妹,而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致命的毒最终竟辗转落到了皇祖母那里!

“大皇兄,妹妹根本不明白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什么毒?什么皇祖母?难道大皇兄你与皇祖母的离世有牵连不成?”

听到这话,祁承宇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缓缓地迈步走向祁念书,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尽的威压。待走到近前,他微微弓下身子,将嘴巴贴近祁念书的耳畔,压低声音说道:“祁——念——书,你少在这里跟我装模作样!咱俩谁都休想撇清干系,皇祖母平日里待你可不薄啊,你竟然能如此心狠手辣地下毒手?”

面对祁承宇咄咄逼人的态势,祁念书毫不退缩,她猛地抬起头,直直地对上祁承宇双眼,目光锐利。与此同时,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令人难以捉摸的笑容,轻声回应道:“大皇兄,念书当时不过是念及兄妹之间的情分,见兄长您在外面日子过得艰辛,心生怜悯,这才派人送了些物品过去略表心意罢了。怎会想到,仅仅因为这点微不足道的举动,就被大皇兄您误会成是主动与您联络呢?”

“大皇兄可有确凿证据?反倒是我这里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苏妃娘娘这些年来一直身处云起楼而不在临泉寺,而大皇兄您这些年不也是一直藏匿在那吗?皇祖母的事情那毒可是你的人下的手”祁念书一脸镇定地直视着祁承宇,眼中毫无惧色。

只见祁承宇突然伸出一只大手,如铁钳一般死死地掐住了祁念书纤细的脖颈。他恶狠狠地说道:“你知道得未免也太多了!念在你我兄妹一场,为兄不会让你受太多罪!”

祁念书被祁承宇掐得几乎快要窒息,但她的嘴角却依然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祁承宇见状,怒喝道:“死到临头,你还笑得出来?”

祁念书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大皇兄……莫非以为妹妹今日来见你,会毫无防备、不留任何后手么?倘若妹妹今日在此遭遇不测,那么大皇兄与苏妃娘娘怕是也要一同给我陪葬了!”

听闻此言,祁承宇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犹豫片刻之后,终于缓缓松开了紧扼着祁念书喉咙的手。然而就在他松手的一刹那,祁念书猛地向前一步,逼近祁承宇。

“大皇兄,我们最好还是井水不犯河水。若是真把妹妹逼急了,倒要看看最终是谁先踏上黄泉路!”说罢,祁念书转身扬长而去,只留下祁承宇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祁念书你究竟还有多少底牌没有亮出来……”

回到水华殿后,祁念书略显疲惫地坐在梳妆台前。她用右手,轻轻地撩起脖子旁的衣物。透过铜镜,那道触目惊心的红色掐痕清晰可见,宛如一条狰狞的蜈蚣盘踞在她白皙的肌肤上。

祁念书缓缓闭上眼睛,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段过往。当初她知道祁承恩妄图对还是五皇子的时希玄痛下杀手的时候,心中不由得一紧。

她知道,如果祁承恩的阴谋得逞,南临必定会以此为借口向北昭发兵。这会引发两国之间的战火,也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此事成真,宁亲王定然难以幸免。即便父皇对宁亲王疼爱有加,但面对满朝文武的齐声施压,恐怕也无力回天。届时,朝堂上能够与祁承恩抗衡的人就没了。

想到此处,祁念书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波澜。最初她主动联系祁承宇,不过是想试探一下这位好皇兄的态度。那杯药,虽然是经她的手调换,但真正指使人将其放到皇祖母面前的幕后黑手却是祁承宇。在整个事件当中,她仅仅只是一个冷眼旁观者罢了。至于它为什么要将药用到皇祖母身上应该也是为了当年的事情。

当年,信国公的事情整个宫廷都为之震动。皇祖母态度坚决地主张将大皇子与苏妃一并贬为庶人,并驱逐出皇宫。

后来没有这么做是因为,苏妃冲到父皇跟前,声泪俱下地恳请自行离宫。不仅如此,她还巧妙地搬出了父皇昔日所许下的一句承诺,以此成功换取了让大皇子继续留于宫中的机会。

后来他还是离开了都城,众人皆传,大大皇子是为了维护宁亲王,才落得个被逐出都城的下场。但在她眼中,事实绝非如此简单!若大皇子不离开都城,又怎能寻得那绝境逢生、破茧成蝶的契机呢?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招用的巧妙,布了这么多年的局,看来好戏就要开场了。

明政殿,祁承瑾跪在景佑帝面前“皇叔,侄儿有一件事一直瞒着您,没有对您说实情,引开元一他们的那群人是李子良让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