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很长一段时间内没人知道影响了整个天下走向的一个重大事件,就那么无声无息的发生在儋州港外的悬崖下。
直到庆帝携大势回京开始强硬地主持范闲改姓。
…………
戏剧化的情况是京都内李家的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皇太后因为太子与老二谋反,受不得刺激直接气嘎了,李云睿、李承乾、李承泽等谋反者,听闻庆帝无恙,纷纷自杀。
太子自杀之后,皇后也跳楼而死。
当初范闲带着皇帝的信物回京,李云睿等人不认圣旨,反污范闲谋反,京都秦家将错就错,直接把京都围了。
叶家叶灵儿嫁给了老二李承泽,表面上是老二的助力,实则是庆帝留在京都的后手,围困京都阵前交锋之时,与范闲打了一个心照不宣的配合,直接把秦家父子搞死。
至此,李云睿一伙彻底凉凉。
皇太后当然不是被气嘎的,而是范闲出手弄死的,当年就是她下令弄死了叶轻眉。
范闲跟随当世最顶尖的用毒大师学习,无声无息弄死一个不会武功的老巫婆再容易也没有了。
以范闲的奸猾,肯定不会直接弄死,那样容易说不清楚,所有人都知道,老太后气血冲脑之后,一直昏迷,时而醒来,也是口不能言,一直拖到庆帝回归,见了儿子一面之后,这才咽下气去。
旻科心中嗤笑,不知道庆帝有没有在心中扇自己几个巴掌,自己暗中推动的一场动乱,直接把让李家人几乎死绝。
庆帝无疑是一个明君,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多疑且自信,自信到自大。
文,他是人间帝皇,武,他是大宗师,极致的情况造就了他极致的自信。
他认为为君者都应该如他一般,所以他立了太子之后故意把老二抬出来当太子的磨刀石。
太子被逼的惶惶不可终日,老二也不得不为了活命努力,这种氛围下长起来的孩子,皇帝又妄想着他们在竞争的同时兄友弟恭。
范闲入京之后,一系列大棒,把老二打落尘埃,于是皇帝又把范闲当成了皇子们的磨刀石。
本质上说,太子和老二谋反,是被庆帝生生逼反的。
当初旻科说范闲多事,就是说他与老二敌对的事,范闲打击老二,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剪除老二的党羽,让他没有谋反的资本,保他一命。
当然,后来就出现了皇帝给老二赐婚叶灵儿的事件,老二不是没资本了吗,军方大员送上,同时把借悬空庙遇刺事件把叶家贬黜出京,造成君臣离心的假象。
更有价值的情况是造成庆帝忌惮叶流云的假象,甚至连苦荷与四顾剑都骗过去了,这才促成大东山之围。
说实在的,庆帝瞒着天下人二十年,一直布局天下,最后借助大东山之围一举解决了所有挡在他一统天下道路上的绊脚石,不论是心智还是韧劲当真是天下冠绝,连旻科都是佩服的。
但是庆帝也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代价,他所有的家人的谋反,身后全有另一个人的身影。
阴谋之王,陈萍萍。
陈萍萍一步一步诱导推进皇家人谋反,由皇帝最亲密无间的左膀右臂,成为想尽一切办法阴谋杀死皇帝搞垮整个李家的最阴毒毒蛇,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当年的那个小叶子报仇,只因为只有小叶子把他当成了朋友。
原轨迹中,庆帝发现整件事情背后的真相之后,百思不得其解,他实在不理解,自己身边一条最忠诚的老狗为什么会背叛自己,一个太监,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而背叛自己。
陈萍萍的复仇到底完成的不够彻底,三皇子李承平没死。
京都叛乱之后,李承平被困在宫中。
期间有两个太监欲要了结小崽子的性命,但是没想到李承平竟然有一把见血封喉的剧毒匕首,胡乱挥舞之下,毒死了两个太监。
这把匕首正是范闲送的,李承平当初跟在范闲身边当了一年的学生,范闲早就考虑到小家伙将来某一天遇刺的可能,做了一把漆黑的细长匕首给他保命。
陈萍萍为了将来事发之时不连累范闲,从来不与他通气,甚至还故意把范闲陷入危机几次。
这也是庆帝百思不得其解的,报仇便报仇,怎么连叶轻眉的儿子也要杀!
对此,陈萍萍给出的解释是,庆帝与叶轻眉生出来的杂种简直对叶轻眉最大的侮辱。
原轨迹中,庆帝凌迟了陈萍萍,并且自矜地以为范闲绝对不会因为陈萍萍的死与自己翻脸,他以为陈萍萍故意回京赴死,就是为了最后以死离间他与范闲的关系。
庆帝自矜地把一摞陈萍萍针对范闲的证据扔到他面前,等着范闲大喊不可置信,等着他震惊,但是他没有等到,范闲早就知道一切。
至此庆帝知道他输了,输的彻彻底底,输的一无所有,输的众叛亲离,不是输给了陈萍萍,而是输给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女子。
所有与叶轻眉有过接触的人全都站出来反对他,全都恨不得他去死,连他的亲弟弟都每日郁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萍萍、费介直接直接设计杀李,范建心照不宣地配合,亲王弟弟把自己锁在王府假装不知。
原轨迹中,范闲最终还是与庆帝决裂了,最后终于借助五竹杀了皇帝老子。
庆帝过于自信了,他不止有人间绝顶的智慧和武力,还有贪婪到极点的权利欲望。
旻科知道对早晚有一天要来杀自己。
于是他就在山崖上等着了。
站在庆帝的角度考虑,杀旻科的最好时机无疑就是大东山事件之后,那时候可以打他一个冷不防,再没有那样一个时机能够有两个大宗师一起堵住他了。
两个大宗师可以杀掉一个,却为什么没人去做呢?
大宗师又不是铁憨憨,是那么容易堵住的吗?打不过难道不会跑吗?
赶巧的是儋州港与大东山距离非常近,趁着解决其余两人的机会,快速北上堵住旻科,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在庆帝的心里,旻科虽然识破了他宗师的身份,但是却不知道他与叶流云的关系。
于是他们来了。
但是事情没有往他设想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