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将军!”斥候领命退下。
魏启迟疑了一瞬,问道:“将军,这是否会影响您的回京计划?”
萧长瑜淡淡一笑:“无妨。噶尔丹此举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们手中无粮,兵器不足,断不敢轻易开战。只需防备周全,便无大碍。”
几日后,噶尔丹果然未有进一步动作。探子回报,他们的轻骑兵已撤回驻地,显然是在确认边疆的防御后选择了退却。
萧长瑜闻讯,终于放下心来。他将边疆事务悉数交予魏启,又特地召集诸将训话,叮嘱他们在自己离开期间必须团结一致、谨慎行事。
临行前一夜,北疆的风格外凛冽。萧长瑜站在营帐外,遥望着南方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思念。他低声自语:“明书,再过几日,我便能见到你了。与你分开这么久了,你可有想我?戏文都说,久别的人再相遇,感情会更热情似火呢。你会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翌日清晨,萧长瑜终于踏上归程,策马而去,留下一片风雪中的肃穆与深沉。
北疆大风未歇,归京的路途漫长而艰辛。萧长瑜一行人策马而行,顶着刺骨的寒风,沿官道疾驰。途中,山川大地一片壮观,萧长瑜却无心欣赏。他的思绪全系在京城的顾明书身上,不知对方是否安然无恙,是否还在流言蜚语中苦苦挣扎。
护卫队的统领黎诚策马靠近,小声提醒道:“将军,前方五十里便是驿站,可否歇脚片刻?”
萧长瑜摇头:“不用,继续赶路。风再大,也不能耽搁。”
黎诚不敢多言,只得应道:“是,将军。”
顾明书自上次遇袭后,虽然安然无恙,但他与姐姐顾锦玉都深知,事情并未平息。尤其最近几日,流言再次肆起,有人暗指顾明书早已投靠萧家,将来意图倚仗萧长瑜的势力谋求自身安全。
顾锦玉站在窗前,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明书,这流言越来越离谱,若再这样下去,只怕你声名尽毁。”
顾明书放下手中的书卷,面色平静却难掩愁绪:“姐姐,无需太过担忧。这些流言虽多,却并无真凭实据,无需理会。”
顾锦玉叹息道:“话虽如此,可长此以往,难免会有人借此挑拨是非,连累萧将军声誉。”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听到外头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家仆匆匆跑进来,低声说道:“小姐,公子,萧家的亲信送来一封信,说是紧急之事,请您立刻过目。”
顾明书一脸茫然的接过信笺,打开细看,只见字迹潦草,却显得格外急切:“北疆局势暂稳,将军归京途中,料想近日便能抵达。切勿外出,静待消息。”
顾明书看完,心头一震,眼中浮现一抹慌乱又复杂的神色。他看向姐姐顾锦玉,沉声说道:“萧长瑜要回来了,他来信了。”
顾锦玉接过信,看完后不由得长舒一口气:“将军归来便好,至少能震慑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我们总算不用提心吊胆的过了。明书,不要多想,姐姐可以体谅你,只要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如果你愿意让萧将军来护你,姐姐也不拦着。一切都看你。萧将军是个好人,他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
萧长瑜的归京之路并非一路平坦。在离京城不足百里的山道上,一群黑衣人突然从林中跃出,刀光剑影之间,显然是冲着萧长瑜而来。
黎诚眼疾手快,立即挥刀挡住第一波袭击,同时大喝一声:“护卫队,结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