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变节的吐蕃;思维的发散

“那若是吐蕃拿下平戎,如今剑南空虚,便能一路打到长安,难道还要再让陛下舍下长安外出避难吗?”郭子仪反问。

程元振一听,心中更是震怒,但他心里明白郭子仪所说为实,眼珠一转说道:

“好,那就依郭大将军之言,撤回灵州兵力,由你带十万人马前去戍边,若是兵败,便拿你是问。”

其实程元振根本不会放郭子仪去剑南,他只是想将时间拖长,任由吐蕃攻入,即便等唐军回朝,郭子仪分兵十万赶到剑南,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就可以给郭子仪安排一个驰援不力的罪名。

郭子仪自然无可推脱,领命离去。

当李光弼接到长安让其退兵的消息时,三位主将几乎同时慨叹李非的预知之能,堪与神明比肩。

李非见唐军撤去,便知道吐蕃已经在剑南生事,为防意外,立即派人在鄯州和吐蕃使者接头,让其千万不要利令智昏,拿火器去攻打剑南,吐蕃使者满口答应。

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因为平戎守军只有八千,求援发出之后,迟迟等不到消息,守将郭琪眼见守城无望,竟然主动跑到吐蕃军中投降,并表示愿做向导,可直捣长安。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吐蕃主将赤正赞卓知道本来这次是佯攻,并不会真的打,但平戎通路一开,现在大唐又国力空虚,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根本不顾李非的警告,直接挥兵突进,进入唐境,一路烧杀抢掠,在火枪的加持下,如入无人之境。

可这时,郭子仪才十万大军才刚离开长安。

当一封封求援的奏章送到程元振的手中之时,程元振也慌了,他依然瞒住所有消息,不让代宗得知,开始不断催促郭子仪加快行军速度,抵挡吐蕃入侵。

关键在那些求援的奏章中,无一不提及吐蕃手中的火枪,正面交锋唐军根本毫无胜算。

++++++++++++++++++

下辈子